只筛选、不改变。(1 / 2)
好书推荐:
今年我三十三岁,回到了1998年
都市之盖世龙婿
穿成病娇皇叔的掌心宠
岚染繁华之重生攻略
末世快穿:杀死那只黑蝴蝶
幸好今生遇见了你
分手后她成了万人迷
腕豪:开局把女帝打失忆了
师天下
快穿之寻你千百回
看过一位玉器师傅的采访。
其中有句话让我感触良多:打造玉器的工序有很多,但第一步的选材最关键。因为再精湛的打磨工艺,都无法改变一块玉本身的质地。
仔细想想,人和人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有些人你一开始选错了:无论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让他变成对的人。正如毕淑敏说的那样,用心选合适的,而不是为不合适的费心。
这样一个规律: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需要90天形成某种思维模式需要6个月。而内在性格,则要花费14年的时间,才能稳定成型。每当你试图改变别人:看似只是改变个人观点或行为,其实是在否定对方长期积累的认知和三观。
经典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米琪发现朋友照搬了同行的脱口秀段子。她原本觉得,对于这样原则性的问题,自己只要提出来,朋友肯定会改。没想到朋友只是数衍了一句:“其他人也这么做。“
在他看来,段子只是节目的一部分,只要表演出自己的风格,就不算是抄袭。米琪为了改变朋友的看法,每次都会提醒他,小心因为被指控抄袭而身败名裂。
朋友却表现得越来越不耐烦,还开始对她大吼大叫!最后,朋友甚至将她的隐私编进脱口秀,在舞台上肆意调侃、中伤她。为了自我澄清,米琪四处公关,而且整整半年没有接到表演邀请。
米琪这才意识到,改变一个人的三观无异于天方夜谭,最终她也选择离开了对方。
如果相处的起点,不是成就,而是改变,那么这段关系只会让双方受伤。人生慢慢,不是每个你遇见的人,都会和你一见如故。
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不同,也不必互相征服。与其费心改变,不如筛选自己的圈子,留下那些和你同频的人。
“善良给了错的人,会变成一种恶意:道理讲给不懂的人,会变成一种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