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2 / 2)
行了,你跟我哥打情骂俏吧。”
把话筒塞给大哥后,丁志远便走出办公室。
一阵冷风扑面而来,他打了个哆嗦,赶紧裹紧大衣。
刚走到在村委会大院门口,差点跟一个拿手电的人撞到一起。
“丁老二?”
对方关了手电后,丁志远才看清是村支书李树才,“三爷,吃完饭了?”
“吃了。”李树才拉着丁志远的胳膊道,“正好有事儿问你呢,屋里说。”
丁志远努努嘴道:“我哥在里面打电话。”
“谈个对象跟搞地下工作似的。”李树才笑骂了一句,随手递给丁志远一支烟。
“我不抽。”丁志远现在对烟非常挑剔,只抽自己的烟。
李树才自顾点上烟,抽了一口道:“上午德林跟我说了,我觉得是好事儿。
场地有现成的,村里的大会堂一年用不了几次,收拾一下,改造成厂房。
如果地方不够,就把村委会这五间平房腾出来,也能放几十台缝纫机。”
所谓的“大会堂”,其实就是开会的地方,几乎每个村都有这么一座苏式建筑。
样式跟北方农村的平房差不多,不同的是,住宅的门是开在正面,而大会堂的门是开在侧面山墙上。
“大会堂”就在于一个“大”字,比普通住宅高出差不多一倍,跨度也大,至少三十米长。
李家庄的大会堂占地面积将近300平方米,全村老少爷们儿全部都来开会,也能坐得下。
这种结构的建筑,用来做仓库和厂房,再合适不过了。
“够了够了。”丁志远没想到李树才真能下血本,连村委会的办公室都愿意腾出来,“刚开始用不了那么大地方,等生意大了后再说。”
李树才吧嗒吧嗒吸着烟道:“老二,你这几年不在村里,有些事情不清楚。
但有句话你应该听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
我呀,别的就不怕,就怕你好心办了坏事。”
丁志远笑道:“所以我才让村委会出面嘛,有三爷和二叔坐镇,我怕什么?”
李树才用手指点了点他,大笑道:“你少给我戴高帽,我可不吃这一套!
其实吧,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以前咱们农村为什么都想生儿子?
一是能传宗接代,不得不生,生不出来就对不起祖宗。
二是儿子是壮劳力,谁家的壮劳力多,谁家日子就好过。
男人能干体力活,但绣花儿这种活儿,还是心灵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在行。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丁志远一点就通,李树才的意思是,如果村里开皮革服装厂,那谁家闺女多、媳妇儿多,谁就占便宜。
男人都是大老粗,让他们进厂做衣服,岂不是如张飞绣花?
以前是谁家男人多,谁家赚钱多。
现在却要反过来,甚至由于工农业剪刀差,进厂打工比种地赚得更多。
不患寡而患不均,保不齐将来就有眼红的闹起来。
尤其家里儿子打光棍,又没闺女的家庭,是最惨的。
可这事儿丁志远也没办法,总不能人家闺女多,你就不让人家进厂赚钱吧?
没有这样的道理!
如果劳动力供不应求也就罢了,但事实正好反过来。
李家庄不到200户,500多人,壮劳力一般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壮劳力中男女又差不多各占一半,也就是说,全村的女性壮劳力只有90个左右。
由于踩缝纫机不是重体力活,可以把年龄范围适当放宽,但撑死了也就一百二三十个人。
这点人也就只够做手套的,像皮靴、帽子、皮衣、皮裤这些复杂的东西,还需要更多的人手。
丁志远觉得再多个两三倍的人手都不够用,必须从外村招人。
如果为了所谓的“公平”,放着本村的人不用,反而雇佣外村人,恐怕又有人要说闲话了。
这也是为什么丁志远这么多年来,一直都不愿管村里的事情。
实在是里面的关系太复杂,一个不小心就会阴沟里翻船。
李树才深深吸了口烟,叹了声气道:“其实很早就有人撺掇我找你,可我知道这里面水深着呢,我就一直拖着。”
丁志远苦笑不已,自己除了钱外,还有什么值得别人惦记的?
李树才用剩下的烟头又点了根烟,道:“我知道你有钱,但有钱也不是这么用的。
如果好心办了坏事,我宁愿你别掺和进来。”
丁志远知道对方是为自己好,真心求教道:“那你说咋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