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国库券(2 / 2)
其实私人物品不多,大半都是书籍。
丁志远连拉了两天,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干了这么一点活儿,就出了一身虚汗,坐在沙发上直喘粗气。
老爷子烧了一壶热水,在院子里摆弄好小桌子和茶壶,招呼道:“小丁,去洗把脸,过来喝茶。”
丁志远有气无力道:“陈老师,您先让我歇会儿。”
老爷子姓陈,叫陈骏中,化学系教授,今年刚退休。
陈骏中买这套房子本来是为了退休后和老伴颐养天年的,可谁能料到,今年春天刚搬进来没多久,老伴就突发脑溢血,人说没就没了,连句遗言都没留下。
这套新房从此成为了陈骏中的伤心之地,住在这里难免睹物思情。
再加上两个孩子不放心他一个人住,于是就商量好了,让他去每家轮流住几个月。
于是这套新房就这么空出来了。
丁志远对这套房子非常满意,去年年中交付,年底装修好,到现在还不到一年。
家具齐全,几乎可以拎包入住。
两室一厅,有独立卫生间,还有热水器。
小了住着不舒服,大了收拾起来麻烦,60平米正适合他这个单身汉。
关键是地段好,跟南大北园只有一路之隔,离教学楼最多五分钟路程,中午回来睡个午觉,不要太方便。
这时吹来一阵穿堂风,带来了缕缕茶香,让丁志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去卫生间洗了把脸,出来时不小心撞翻了一个放杂物的箱子,里面的东西撒了一地。
丁志远突然被一样东西吸引住了目光,此时天色已暗,一楼的房子采光要差一些,客厅也没开灯,乍一看有点像一沓大团结。
陈老师还挺有钱的嘛,这厚厚的一沓大团结,怎么着也得一千块吧。
这个老陈,难道老糊涂了?怎么把钱随处乱放,万一丢了怎么办?
不过,当他把地上那厚厚一沓“大团结”捡起来时,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大团结,而是10元面值的国库券。
陈骏中听到屋里的动静,起身走了进来,正好看到丁志远拿着国库券发呆。
他以为丁志远不认识国库券,便道:“那是国库券,前年单位里搞摊牌,我和老伴买了500块钱的,没什么用,我就随手扔箱子里了。”
在国库券恢复发行之初的80年代,采用的是摊派形式发行,美其名曰“支援国家建设”。
全国发行几十亿,然后一级级地往下摊派。
有的单位领了摊派任务后,又继续往下摊派,直到把任务摊派到职工头上。
什么?你没钱买?
那就在工资里扣,每个月扣五块钱,扣到完成摊牌指标为止。
甚至有的农村也摊派到了购买任务,很多农民被“自愿”买了国库券。
由于国库券严禁流通买卖,相当于定期存款,但利率偏偏跟定期存款利率差不多,而且还不允许提前取出,比定期存款还定期,所以也被称为“死钱”。
没有好处的事情做一次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搞,那就真把老百姓当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