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君山问茶(1)(2 / 2)
里面是一间阔朗清幽的敞室,窗槛尽去,风景如画的庭院一览无遗。两位丰神潇洒的长者正坐在扶栏边下棋,旁边铺着茶席,铁壶在地炉上冒着热气。
其中一位头戴碧莲冠,穿云纹道袍的显然是东道主君山道长;另一位戴玉冠,披紫鹤氅衣的是紫玉上仙。
大家一边见礼,一边寒暄入座。
不等穆蝶介绍,紫玉上仙便目不转睛的盯着夏月道:“这位想必就是传说中的下一任仙堂堂主——夏月姑娘吧?”
“正是。”穆蝶含笑道,夏月矜持的笑了笑。
“方才我还跟道长说,哪天要邀他一同去仙堂拜会,没想到今日可巧遇到,真是天缘,注定要在这里相见。”紫玉上仙感叹一番,又意味深长道:“虽是云熙的女儿,却更有外婆的神韵。”说罢,将眼光转向窗外,沉『吟』不语,似乎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中。
君山道长是紫玉上仙的挚友,当年上仙痴恋银花娘娘,而银花娘娘心中却只有那个从天上被贬下凡尘的浪子,因此时常跑到这边来向他倾苦,直至深夜才大醉而归。
因此对于紫玉上仙此时的心情,君山道长是很能理解的,但他也不点破,只丢开尚未分出胜负的棋盘,一心一意烹起茶来。
夏月却被外面的景『色』吸引,只见佳木葱茏,几只燕子般大小的五彩蝴蝶流连在花轩中,山泉从苍崖石隙间流泻到花木深处。树叶沙沙,流泉潺潺,飞鸟啁啾,草虫嗡鸣;棋子发出清脆的撞击,铜壶里的水开始沸腾……就像一首和谐幽美的鸣奏曲。
她突然想起白泽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万物所带来的感动,源于它们在自然状态下的神韵与精神……”
当时她怎么也听不懂,可此时此境,却好像突然领悟了话中的精妙。
这时,茶已烹好,小道士将茶汤分盛到品茗杯中,大家自取。君山道长突然问道:“山庄的梅花都开了吧?”
穆蝶刚端起杯子,听道长这么一问,便答道:“可不是么,现在正是赏梅的好时候,哪天道长有雅兴,可与上仙一同前去观赏。”
可紫玉上仙却指着庭院角落一丛幽竹道:“比起那凌霜傲雪的梅花,我还是更爱这破石当风的碧竹。”
君山道长知道他是借故推诿,怕到时候触景生情——因为银花娘娘生前最爱梅花——便不再讨论这个话题,只招呼大家品茶。
见夏月喝不惯茶汤,道长便又吩咐小道士:“符宝,去取些菊潭水来。”
不一会儿,小道士捧着一只素如积雪的唐羽壶进来,将里面的水倒入品茗杯,再次奉给夏月。
夏月见这水黄莹莹的,闻起来有一股清心悦神的菊花香,便小心翼翼啜饮一口,立刻叫道:“哇,这菊花茶真是太好喝了!”
大家被她大惊小怪的样子逗乐了。
原来这附近有个菊花谷,谷中有个菊花潭。潭边长满甘菊,四季不衰,花汁极甜,凋落后流入潭中。历世弥久,潭里的水也变得像花汁一样甘美——夏月喝的正是直接从这潭里打来的水。
这时,君山道长又想起一件事:“对了,瀚海的漪然夫人与银盈公主可还在山庄?”
穆蝶道:“漪然夫人已经回瀚海了,公主还会多待几日。”
“您又是怎么知道的?”胡秀姑忍不住『插』嘴问。
君山道长拈须笑道:“她们去往仙堂路上,曾到舍下小坐。没想到当年那么不可一世的敖都,现在也已为人父,还养出这么一个风雷『性』气的女儿。想想当初他与你争风吃醋的模样,实在有些滑稽。”
紫玉上仙连忙摆手道:“可别提他了,想想都要头疼!”
偏偏夏月听出话中奥妙,忙问:“敖都是不是银盈的爸爸?他当年也追过我外婆?”
君山道长笑道:“可不,当年他年轻气盛,与这位上仙还热热闹闹打过一架,可最后谁都没能如愿。”
夏月终于明白穆蝶之前说的“身份特殊之人”指的是谁了。不知银盈知不知道这段往事,如果知道,又会作何感想呢?
渐渐地,暮『色』开始四合,小道士来报告说晚膳已经备好,请大家入席。胡秀姑趁机提出想要在云麓宫借宿一宿,明晨再走。君山道长欣然应允:“幽谷深山,清净简寂,大家可将自身观想为闲云野鹤,看能否从这大自然中获得超悟。”
川游打趣道:“我们这些俗仙看看万物的表面光华就心满意足了,至于悟道这样精深莫测的事,还是交给您这样的高士去完成吧。”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一路谈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