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1 / 2)
第157章
李世民这样的一代英主,又怎么会错过这样开疆拓土的大好机会?
听到李贞灭国高句丽的消息后,不但李世民欣喜异常,殿下的文武百官,大多心头狂喜。
百年边患一朝解除,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欢欣鼓舞的呢?
所有的武将都大喜过望,刚才还与文臣们斗嘴生了一肚子的气,可是现在,李贞用实力打脸文臣,武将们只觉扬眉吐气。
而这些文臣大多数也都很高兴,虽然被打了脸,但灭国高句丽,对大唐来说,确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只有长孙无忌等少数文臣心中很不痛快,不过他们的脸上也不敢表露出来,只能跟着群臣向李世民道贺。
李世民哈哈大笑,当即说道:“立即让贞儿将高藏、泉盖苏文、高句丽文武百官都压到蓟县来,我要将他们带回长安,永绝后患!”
李世民真的很高兴,不但因为有李贞这样的好儿子,更是因为能灭了高句丽,必然让大唐的威望与实力大增。
灭掉高句丽这样的大国,足以对大唐周边的异族造成强烈的震慑,让他们再也不敢有所异动。
而且,高句丽方圆百万里,这样辽阔的土地一下子都并入大唐帝国,大唐帝国的国土面积大大扩张。
最重要的是,高句丽有数百万的人口。
华夏人口的高峰在两汉,两汉繁盛时都有五千多万人口。
后来经过战乱,人口锐减,三国时,全国加起来甚至只有七百多万人口。
直到隋炀帝大业五年,人口才恢复过来,当时隋朝有890多万户,4600多万人口。接近了两汉高峰时期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