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冰雨·舞弊(2 / 2)
那次的科第考试,因为卫国公在暗地里拉拢主考官,泄露了考试的主题。卫国公把考题以重金卖给那些贵胄子弟,导致那次考试中很多寒门子弟悉数落榜。
每逢考季,就是一个萧条的失意的季节,那些落第子弟都郁郁寡欢。一些能力不太够的寒门子弟只是以酒消愁而已,但是那些有傲骨,有志气,不相信自己会名落孙山的有才书生就开始调查这件事。
他们汇聚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力量群体,很快他们发现,考中的都是有权势的世家子弟。读书人的傲气也是不容得人们小觑的,他们对于这次科第考试的舞弊行为大相批判,愤愤不平。虽然这次的事情闹的很大,但是高层人士并没有接触到。
他们只找到了当时显赫一时的才情少年崔侍郎。崔侍郎也是寒门出身,所以他特别同情这些书生们的遭遇。崔侍郎愿意把这件事情上传下去,他在暗地里调查这件事,并且偷偷的搜罗证据。等到他找到了足以定下卫国公的罪的证据,并且让那些书生签上字按上手印时,卫国公已经偷偷派人把这些闹事的书生都在一夕之间杀害了。
那次事情发生后,崔侍郎也不敢轻举妄动,立誓把这件事情深藏心中。
崔侍郎被赵志所杀,这虽然是赵志的无心之失,但是也不排除这是卫国公的蓄意报复。崔夫人不甘心她的丈夫枉死,但是她也没有能力能够与卫国公抗衡,所以她早就把这份证据藏在崔侍郎的棺材里。卫国公杀害了崔侍郎一家时,并没有找到这份证据。崔夫人最后被害之时,赵志直接把她放在了崔侍郎的棺材里,沉入江中,伪造出她殉情而死的假象。
现在一切的事情都说得通了,但是她还没有一个场合能够把这些事都公布于世,这时,她想到了袁太傅。崔侍郎在这封纸书写到,他调查这些事情的时候,曾经求助过袁太傅。袁太傅她也有所耳闻,为人刚正不阿,徇私枉法的事情从来不做,曾被人抱怨过他太过耿直。
袁太傅在那些书生被害之后,想过要把这些事情抖出去。据崔侍郎所写,当时卫国公的权势正盛,无人可以与之抗衡,所以崔侍郎害怕累及自己,没有把这些证据交给袁太傅。
现在,魏国公的权势虽说还是很高,但是已经不能与以往比了。现在,如果她把这些证据交给袁太傅,袁太傅一定有能力把这些尘封的往事揭露出来。这样一来,不管是那些枉死的书生,还是崔侍郎和崔夫人,乃至许许多多被卫国公所害的人无辜的人,都能得到一个公道了。
更重要的是,袁太傅曾经是宇文颉的老师,宇文颉一向都尊师重教,所以他的话,宇文颉一定会听。
很多迷雾终于能够拨开了,木谨言看了看湛蓝的天空,重新把现场整理好,最后,再对着他们的坟墓拜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