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国色芬芳 > 二十二

二十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正统天命  崩坏的重生路  美漫里的国术强者  神龙武帝  高冷老婆请自重  天涯孤星  爆笑萌妃拒生蛋  法师无双  乱清  种出一个仙侠世界 

福建省中秋习俗

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甯中秋夜俗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

泉州人喜在笋江荡舟。据说,中秋夜三更时分,笋江桥的每个桥孔都映出一轮皓月,清源、紫帽两山映影江中,“笋江月色“由此得名。此外,还有“烧塔仔“、“放孔明灯“等活动。

泉州-民间风俗之七夕

与全国其他地方差不多,故七夕又称“乞巧节”,讹音“七巧”。

泉州妇女乞巧的风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个彩箩,准备瓜果7盘,点7支香,用7根针、7根丝线,在月光下比赛穿线,谁穿的线越多越快,就证明那个姑娘的手越巧。目前泉州地区的这种风俗已经少见,不过,如今很多华侨归乡,经常会把外地的丝线作为礼物带来送给家乡人,礼轻意重。

漳州-布袋木偶戏

福建保留着不少古代传统文化,其中戏居文化最为绚丽多彩。福建木偶戏颇负盛名,以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泉州“提线木偶戏”为最。福建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被海外同胞称为“乡音”。闽剧芗剧、梨园戏、高甲戏、莆仙戏是福建传统戏剧。

漳州民间艺术的一杂奇葩,曾先後到亚、欧、美、大洋州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被誉为“世界第一流的艺术”。它由艺人以单手或双手操纵造型高50厘米的木偶进行表演,所以也称掌中戏。主要擅长表演两人对打场面,及骑马射箭、飞檐走壁、舞狮舞龙、转碟顶碗等特技动作,尤其是“虎戏”、表演“虎威”、“虎趣”,更是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大名府》、《雷万春打虎》是传统剧目,如果到漳州旅游,有机会观看木偶剧团的演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家族式造反 大唐第一亲王!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巅峰皇太子 碧海南云归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浴血江山九龙嫡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