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摄政太后8(1 / 2)
胳膊拗不过大腿,苏慕然最终还是被关了起来。
苏侍郎说到做到,从宫里请了教养嬷嬷,专门教苏慕然规矩。
苏慕然哭过闹过却没半分作用。
两个嬷嬷是宫里的老人,可不怕一个小丫头,何况嬷嬷们还被苏侍郎特意交代过,更不会对苏慕然留情。
苏慕然闹的越凶,嬷嬷下手越重。
如此几次,苏慕然也老实了下来,面上规规矩矩的跟着嬷嬷学习规矩,心里却是记恨上了苏侍郎和苏撩。
苏慕然怨恨苏侍郎无情,更恨苏撩不留情面。
她不过是不小心砸到了小皇帝而已,有必要这么小题大做吗?
这些人都给她等着,等她以后坐上那个尊贵的位置,她会一一向这些人讨回来。
苏侍郎可不知道苏慕然的想法。
苏家除了他这一房,下面还有两房弟弟。
苏慕然这次险些连累了整个家族,另外两房都对大房生了怨气。
苏侍郎为了平息另两房的怨气,当即禁了柳氏的足,不准她出院子,另外又将掌家权收了回来,交给了另一位受宠的妾室。
这样的处理让其他两房都缓解了几分怨气,虽心中仍有不满,却顾及着苏侍郎这一房是大房,又出了一个当朝太后,忍了下来。
京都的消息传的很快,不多时便传遍了整个京都上层。
知道消息的人家都叮嘱家中小辈不得与苏慕然来往,可不能让那样一个惹祸精带坏了自家女儿,她们家可没有当朝太后维护。
外界都在看苏家的笑话,苏侍郎在外受了不少气,回到家中见到两个为母亲妹妹说话的儿子登时心气不顺,直接罚了两个儿子抄书。
…
苏家发生的一系列事,苏撩听过一嘴,便转身投入到了政务当中。
北方接连大雪,闹起了雪灾。
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消息传回京都时,已经有不少百姓饿死了。
朝堂上,官员们为了赈灾一事争执不休。
先帝奢靡,致使国库空虚。
如今国库里的粮食仅够供给边关的将士,根本拿不出再多粮食和御寒之物支援北方百姓。
朝臣们因赈灾一事各执己见。
一部分官员认为赈灾势必会抽掉一部分供给边关的粮食衣物,如果没了粮食,边关的将士如何过冬?
如何在外敌侵犯之时保家卫国?
这部分人其实更担心的是自己,害怕敌人攻进来要了自己的小命。
另一方执言,若是不赈灾,百姓就会饿死,那些可都是大元国的子民。
双方各抒己见,各自都有理,哪一方都不能说错,一群朝臣吵吵嚷嚷,活像菜市场卖菜的大娘。
“好了。”苏撩抬手制止了官员们的争执,视线转向一旁沉默的楚啸之,“摄政王如何看待此事?”
楚啸之向前跨出一步,道:“臣觉得各位大人都有道理,此事还请太后裁决。”
楚啸之镇守边关多年,最清楚边关的情况。
周楚蒙三国对大元虎视眈眈,蒙国每年冬天都会为了抢夺钱粮发动几次大小战争。
一旦供给不足,很可能因此损失城池。
现在边关的守将陈奇是他多年的亲信,那些将士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要让他置将士们于不顾,他做不到。
苏撩不信楚啸之没有办法,上一世他可是将国家管理得好好的,这一次又怎会不行?
无非是想要试探自己。
既然别人都给了她这个机会,她不抓住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苏撩眼神一凛,对底下官员道:“赈灾一事势在必行,如今国库空虚拿不出那么多钱粮。但哀家不愿百姓受苦,哀家在此拿出多年贴己,十万两白银,两万两黄金以解百姓之苦。”
“太后大善。”百官高呼。
没人怀疑苏撩不能拿出这么多银子,先皇宠爱珍妃,时常赏赐,加上太后自己的私库,能一次性拿出来并不奇怪。
实际大臣们想多了,先皇不过做做样子,并没有赏赐多少珍宝给宿体,苏撩现有的金银都是宿体生母留下的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