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疑云重重(2 / 2)
秦宇那能放任这样的机会流失,这是目前攻入村子内部的唯一机会,更别说放羊少年还有很多他没有掌握的情报。
“我叫秦……山。如果不介意的话,你就叫我秦哥,我也路过你们村子,一起同行吧,对了,你叫什么?”想起摆渡人的嘱托,秦宇报了一个假名,然后边走边帮着赶牛。
“我叫王武。”少年脸上带着尊敬,小脸紧绷着,那是对知识的尊敬。
拍了拍前面大黄牛高高撅起的屁股,秦宇温和的点了点头,活像一个知心大哥哥:“王武是个很好的名字,武,勇也。你想上学吗?”
“想啊!可我家里穷,没钱去学堂。”王武脸上的落寞一闪而过,在牛群中跑来跑去,拿着一根细长的竹竿,将落队的赶到前面。
……
民国时期,虽说于1912年规定了四年义务教育,但大部分地区是被战乱和贫穷所充斥。落后的农村人衣不遮体,读书机会非常渺茫,而能读得起的无疑是富家子弟。
他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关于民国时代的回忆报道,当时的大部分普通人连电灯都不知道,以为电灯是用来点香烟的。
可见,当时的知识和教育是多么匮乏。
和平才能带来美好的生活,现在的安宁来之不易,致敬我们的先烈们,秦宇在心中默默的想到。
在交谈中,二人很快熟悉起来。路程短暂,已经能看到村头升起的渺渺炊烟。
秦宇也并非一无所获,他至少从王武口中听到“张姐姐”这个称呼,是张姓女的,还是读书人,想到昨晚见到的书信,他明白,这个张姐姐就是张晓怜。
既然找到了突破口,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抽丝剥茧,事情在往秦宇预料的方向发展。
“听声音应该是在七叔的家里出事,我们村里人有些排外,秦哥儿小心点,我去关好牛羊。”走到村口后,王武提醒到。然后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秦宇点了点头,目送王武离去,然后如同一般的赶路人,穿过村内,装作不经意间往村尾处走去。
昨夜小院里面的尸体,果然被发现了!
院落内外已经被村民围上了几圈,秦宇就待在最外围,只是旁边几个人见了他这个陌生人,挑了挑眼,交头接耳嘀咕了什么,又接着张望院内。
“张得显昨夜就死在这个院子里,你们有谁昨晚看见他了吗?”一个皮肤黝黑,额头上有个拇指大红色胎记的中年人,一边拿着锣鼓,一边扫视着众人。
在谈到张得显身死的消息后,秦宇能感觉到周围人的幸灾乐祸。
“哈哈,是谁除掉了张得显这个祸害,真是痛快!”
“是啊,张得显平时小偷小摸不说,关键还偷人……”
“你们说,会不会是和他偷情的那个人回来索命了?”
……
如是见闻,秦宇的眼睛眯了眯,他慢慢理清了凶手的用意。
杀死张得显的人,正是凭借村里人的盲目迷信心理,来掩饰做过的一切,对方处理的很干净很成功,似乎早有预谋,且十分熟练。
屋外人议论纷纷,黝黑中年人敲了敲几声锣鼓才让周围安静下来。
“每家每户来几个人,帮忙将张得显拉到后山埋了去,放在村子里晦气。”他的语气中带着淡淡的冷漠,就像死了一只蚂蚁一样平淡。
也或者,他是在有意掩盖……
事了,周围人陆续散去,秦宇刚好撞见匆匆跑来的王武,对于这个死掉的人,朴实的少年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只能说明一点,这个叫张得显的男人,人品确实不咋地。
“那个有胎记的男人是你们的保长吗?”
民国使用的是农村干部保甲制,一般将现代的村长称之为保长。
顺着秦宇的目光望去,王武点了点头,语气有些弱:“是的,保长就住在村口第一家。”
在谈到王家村村保长时,秦宇能明显察觉王武的恐惧,他在害怕什么?
而且第一家,昨晚他不是在门外听到有吵闹声吗?难道说,死的人和保长有关?
莫名其妙的身亡,没有任何的伤痕,他觉得有种阴谋的味道充斥在里面,但他这次是来调查张晓怜身亡真相的,并不想节外生枝。
“能和我说说张姐姐的事情吗?有空,一定要和她探讨学术。”秦宇将中山装的最上面口子解开,好多呼吸几口早上的新鲜空气,假装不知情的问道。
“张姐姐是个很好的人,经常有时间就教我识字,但最后……死了。没过几个月,七叔也在山里摔下山崖,惨死,有人说是张姐姐回来索命,他们就住在这家。”王武有些心事重重的说道。
索命?刚刚的议论里也有人提到索命,难道也指的是张晓怜?
七叔……可能正是张晓怜被迫下嫁的人。
“能不能告诉我张姐姐是怎么死的?”秦宇装似好奇的问道。
王武偷偷瞄了左右两眼,见没人注意,才靠近秦宇的耳边:“秦哥儿,我悄悄告诉你,有人说张姐姐在村里偷男人,然后浸猪笼,第二天就发现被湍急的河水淹死了。”
显然,王武并不相信,一双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两只老茧手紧握在一起,眼睛中饱含着泪花:“但我觉得她不是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