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下台剪彩(1 / 2)
既然如此,陈九江就不能不出去走一走,了解一下下属们的光辉业绩,关怀一下大众的穷苦,访疾问暖,投怀送抱。
陈九江下乡之旅的第一站毫无疑问是河西乡。因为河西是他发家之地,河西是他的老根据地。
小眼镜徐世英坐在办公室里,独自想着心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对领导的视察流行起了接送。
省里的领导到市里视察,市里的领导要到市界去迎接。市里的领导到县里来视察,同样的道理,县里的领导会到县界去迎候。
可是一个小县城就那么屁大点地方,县里的领导要来视察,该怎么办呢?是到乡村的交界束手而立,还是静坐家中,坐以待察呢?
有因循守旧犯了疑惑的,就有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于是有人就提出了新观点,乡下道路不好走,万一领导迷了路就不合适了,所以咱们还是去县里给领导带路去吧。
徐世英跟在于向荣身边的时候,最是喜欢这么一套。若是哪一天下去视察的时候,看不见陪同的车辆,心里还会暗骂下面的领导不懂事。可是当自己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就犯起了愁来。
明天要来的可是陈九江啊,这娃是谁?是被老子一刺刀捅下去的啊。老子若是舔着个脸,跑到县里去迎接他,不说别人的嘲笑,就是我那老板的脸也会挂到地上去。
可是大家都往县里跑,就我一个人不去,这样也不好啊。啥叫鹤立鸡群鹤先死,特立独行行不通,这就是啊。
徐世英是谁呀,打黑砖敲闷棍那是专业特长。可是刺头放炮,顶着雷,徐世英有那心可没有那个胆子。
徐世英想,咱是有靠山呢,可是那靠山毕竟只是一座山,不是亲爹亲妈自己个,不能背着一辈子,也不能总是拿来遮风挡雨避灾祸。
再观陈九江现在的气势,那是冉冉升起势不可挡。小眼镜徐世英觉得自己和陈九江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到改善,至少表面上需要维护一个和谐良好的氛围。
所以这次的视察就是一次良好的契机,这契机必须抓住,也必须紧握。通过紧握的双手,才能达到心与心的沟通,进而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是这个事情又不能做的太出格,太出格的事情总是会让人疑惑,让人不信任。就像演电视的男演员,因为长的太帅,总是让人忽视了他们的演技,觉得他们太过虚伪,太过做作。
这让徐世英想起了一句话,那就是好的官员首先应该是一名好演员。他能够根据事情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点做出最合理,最真实的反映。这一点徐世英让徐世英觉得演员的演技有一点像是变色龙,可是又要优于变色龙。
变色龙的变化虽然恰如其分,自然和谐,可是却丢失了自己的个性,很容易让人忽视它本身的存在。徐世英要做的是,不但要让你感觉不出任何的违和感,还要让你记住演绎这故事的主角。
为此徐世英先后两次给秦长安打话,请示陈九江的行程安排。在确定了陈九江的考察行程后,又召开了党委会议,详细的布置了。
我们常说,工作看什么,当然是看态度。态度怎么体现?对于领导视察工作来说,那自然是事前看准备,事后看招待了。
徐世英调整好了态度,自然就做好了视察的安排工作。同样为了陈九江的视察而准备的还有秦长安。
视察是什么,对于下级来说,是展示的机会,也是沟通的桥梁。可以通过领导的来访,将本单位,也就是主要领导的近期成果像领导们展示。同时通过视察中的介绍,视察后的宴请招待等工作,能够拉近和领导的距离,从而得到一个绝佳的在领导面前展示自我的机会。
大家不要小看这么一次视察。据说很多基层领导人的飞黄腾达,平步青云都是源自领导们的视察。
比如说,有的人坐了一次电梯,吃了一个屁,就官升一级,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屁是领导放的,而他很有嗅觉的坦然承认了。于是领导说,这是什么,这就是有责任有担当啊。所以这样的人才就应该得到提拔。
还有一次,抗洪抢险,领导穿着崭新的白袜子,看见了泥泞的道路很是皱眉。下面的乡长一见此景,立刻冲到领导面前,不由分说,背起领导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