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混事和办事(2 / 2)
现在陈九江上来了,所以河西乡的那些人又开始蹦达了起来。因为陈九江就是他们的灯塔,让他们看见了希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陈九江到了县里,自然不会抛弃这些老将,但是面对广阔的疆土,他依然需要一些人,为他开天辟地,再造辉煌。于是培养新人,搭建新路就成了当前必要的工程。
正所谓,机遇是人创造出来的,死也是自己作出来的。当工作摆在面前的时候,陈九江就得想尽一切办法,搞出成绩,搞出新意。
自长寿山工程开始,陈九江就记住了一条至理名言,那就是抓住契机,勇往直前。做任何事都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气概。只有坚定不移的将一件事做到最后,做到极致,才能称为样板,才能叫做艺术,也才能引起上级的关注。
如此一来,即便是一件最普通,最平凡的事情,也能引起轰动效应。因为再简单的事情做到了极致就是艺术。陈九江要的就是这震撼效果。只有达到了崭新的高度,才能达到想要的政治目的。
陈九江是这么想的,但是却不是这么说的,他对安全工作小组的组员们说,安全是什么,那就是高压线,而我们呢,就坐在高压线上。若是我们不把电源切断,那就立刻变成了烤熟的羔羊。
陈九江这么一说,当场就有人不愿意了,他站起来说陈县长,您这么说,害的我心哇凉哇凉的。我怕了,我就就想问您一句,现在还能换人吗?
他的这话差一点将陈九江的肺都顶了出来。陈九江打量了他两眼,面上却渐渐的温和了起来。陈九江肯定的对他说,这个要求是正当的,合理的。现在你就回单位去,跟你们领导说,我同意换人了。
这种出乎意料的表态当场让所有的人都呆住了。这尼玛是怎么回事呢,真的还有人敢抚虎须呀。不但如此,陈县长居然笑呵呵的答应了他,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呀。就冲这点,今天就不虚此行,可真是长见识,涨姿势了呀。
那人也为之一愣,没想到陈九江这么好说话,自己编了一肚子的理由,全特么不要说了。这一下弄的提意见的人不好意思了。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那是不好再改变的。于是他冲陈九江点点头,鼓着勇气,大摇大摆的从寂寂无声的会场走了出去。
出了会场,待凉风吹过,脑门上的热气散去,不由想打自己的嘴巴子。这是干什么呢,为啥要出这个风头呀,人家陈九江孬好是副县长啊,搞这么一出,到底是折了陈九江的面子,还是给自己套了一个夺命锁呢?
提意见的人走了,会场里的同志们大眼瞪小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静的能听见心跳。在陈九江的温和扫视下,下面的人立刻又变成了眼观手,手观心。心是不停的跳动的,但是面上却不变颜色。
陈九江面对着鸦雀无声的下属,很是满意。他依然面带微笑,问道:“诸位,还有谁要换人,尽管自行离开。我保证不找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