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梅里美式(2 / 2)
因为有些梁启超要解释一两分钟的东西,可能在二十一世纪只需要一个简简单单的名词就行了。
至少庄言以前翻过热奈特的“叙述视角”,里面提到了外视角,内视角以及全知视角。还有其他一大堆的专业术语,都是多年研究最后总结出来的东西。
可惜庄言看这类书都是浅尝辄止,不然要是把这些专业术语都背下来,在这个世界出一本书,那可比前身买的那些乱七八糟教人写作的书要高大上几百倍。
说到最后,梁启超总结道:“正是子言要割舍这种自身与作品的关联,所以想要选择这种双层叙述结构,这样一来,就会让人们发现不了故事是假的。”
梁启超说完,其他人就笑着鼓起掌来,马寅初笑道:“卓如侃侃而谈,说得十分有道理,不过我倒觉得子言现在说起双层叙述结构没有必要,因为《活着》的第一人称视角已经做得几近完美,如果不是故事本身离现实世界太远,我想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活着》是一个真实故事。”
庄言笑着摇了摇头,让人分辨不出来他想表达什么。其实他是想说,《活着》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真实故事,他在梦中跟福贵一起把里面的故事都经历了一遍。
可以说,这本书就是福贵本人写的,这样都不真实,那怎样才能算是真实?
这时于海忽然一拍额头说道:“唉,我们刚才不是在说《边城》的开头嘛,怎么又说到什么双层叙述结构了?这《边城》也不是双层叙述结构啊?”
“对啊,子言,说来说去,你还是没有解释你为什么会想得出边城这种开头来。”梁启超说道。
庄言瞥了一眼于海,心想就这位多事,刚才差点就蒙混过关了,偏偏是他非要再提出来。
不过庄言心里已经想好了说辞,他说道:“在写了《活着》之后我就仔细想过开头的事情,比如《活着》,如果不是用第一人称,而是改为第三人称来写,那么该怎么写?后来,琢磨琢磨就想出来这个开头了。”
“就这么简单?”马寅初不敢相信地问道。
庄言点了点头,“嗯,没多复杂,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让你用第三人称写《活着》,你会怎么写?”梁启超忽然问。
庄言嘿嘿笑道,“我会这样开头,许多年以后,福贵在田里干活的时候将会想起,他爹带他去城里提亲的那个下午。”
马寅初差点笑得岔气,“你这完全是在照搬。”
庄言无所谓地耸了耸肩膀,“我抄我自己的,总该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