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社交账号(2 / 2)
这个叫做夜入凉的读者说到了点子上,按道理说,网站这么长时间的宣传,《活着》的读者不可能就这么一点,许多读者在看到第一章收费的时候就打了退堂鼓。
就算是去书店买书,也没有不给人看就让人买的道理。
而且庄言知道,要看完这本书也要花不少钱,原本的《活着》只有十多万字,可是被庄言这么一扩展,活生生地变成了接近五十万字,就这样,一本《活着》直接追上了《白鹿原》。
不过庄言可不是什么从谏如流的人,他们的意见他也就这么一看,根本不会采纳。再说了,现在放开了前面章节的收费设置,这让之前花钱看了书的人会怎么想,就算是再喜欢这本书都会心中有气吧。
庄言深知,降价或许会给商品带来销量,但是却也会牺牲口碑,这又不是什么电子产品之类的东西,说降价就降价,降的不仅仅是价格,也有可能是逼格。
好在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法,马上实体书就要出版了,人们大可以选择到书店去看实体书。
不过到那个时候,估计也没人愿意到网上来看这本书了,毕竟一本五十万字不到的实体书,一般也就三十块钱左右,好一点的能卖到四五十块钱而已。
两相比较,没人会愿意在网站上看。
其实庄言想错了,如果他要搜索一下前身的记忆的话,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中国的图书价格绝对不是上一世的中国可以比的。
相对于上一世的盗版猖獗,这一世的中国对版权保护得非常好,再加上人均收入高,图书的价格要高很多。
像《活着》这样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实体书大概要卖八十块钱左右,比在网站上看还要高上不少。
所以在网上看书贵了只不过是庄言自己的想法而已,这一点从没有一个读者反映就知道了。
虽然有人说庄言强买强卖,但是却没有人说看完一本书要四十多块钱很多,因为他们知道,这本来就是正常价格,没什么好吐槽的。
而且在这书完本一段时间,实体书出来之后,网站就会把这本书设置一个打包下载的价格,要比看连载便宜很多。
所以,即便是出了实体书,不管是因为阅读习惯,还是考虑成本,还是会有人选择看电子书的。
不过庄言这时还不知道,也没有心思管这些,因为他在评论看到有些读者在问他社交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