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第二十二章(2 / 2)
皇季点了点头,安顿完了后世,七位侍臣终于出来,他们一个个喜上眉梢、有说有笑,突然里面传出来侍者的哭声,侍臣们立刻冲进去,然后听见他们的哭声此起彼伏。关于在灵堂表演事作者已经啰嗦了很多,作者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村主任过世后,女儿在灵堂里表现平平,等到丧事办完了,亲戚都回家了,这个时候女儿突然嚎啕大哭。这情形让人唏嘘不已,如果在灵堂大哭,远近的人都会说她孝顺,或者说死者仁义。丧事办完了大哭,这已经超越了礼制,或许会有人觉得她可怜,但也仅此而已。作者记得母亲曾经这样分析这件事,办丧事的时候女儿不哭,是因为家里人多,并不感到孤独。当亲戚都走了,一切归于沉寂,在看到自己的老子变成了一张照片,这个时候忽然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鲁迅曾经在小说中描述过这么一个人,那是一个进步人士,在鲁迅的笔下,孩子一般都很讨厌,而那位进步人士很喜欢孩子,还因为孩子跟鲁迅发生了争执。后来他的一位至亲死了,他回去办丧事。虽然是一位进步人士,可他完全按照旧风俗办丧事,给死者穿寿衣等各个流程都演的非常顺利。唯独在灵堂里,一滴眼泪都没有。作者的记忆有些模糊了,好像也是在丧事结束之后,或者是过了规定的时间,他忽然放声大哭,没有人能劝得住,只好任由他去哭。鲁迅的本意是要表扬这个人勇于跟旧势力、旧思想抗争,可作者却从这里头读出了别样的滋味,既然在灵堂里大家都是在表演,你有何必在那里标新立异呢?
作者在小的时候对于假的东西有一种本能的反感,比方说你在灵堂里演戏,其实不如不哭。某位教授出自一个很大的家族,他的爷爷亡故之后,丧礼上那些多年不来往的亲戚都来了。他们在灵堂里尽情的挥洒演技,却给这位教授的童年留下了阴影。本来爷爷死了,他的心情是很悲痛的,被这么一折腾,悲痛就不翼而飞了,取而代之的事愤怒。其实灵堂里发自肺腑的哭声大概不到三分之一,灵堂就好比片场,片场的哭怎么会有真的呢?如何才能在灵堂哭出来的,为什么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来到这里也得哭,其实你还真的不要责怪人家哭了太虚伪,如果不哭更显得失礼。之所以要哭,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在因循一种古老的礼仪。
现在这些古礼只保存一点残余,作者听说村里有一位老先生已经年过九旬,村里有谁家死了老人,要请他些祭文。当然需要写祭文的人,往往是生前有一定名望的。这位老先生作了一本书,里面有对丧事礼仪进行非常详尽的描述,在丧礼上你不能乱哭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哭,重头戏在迎娘家的时候,那个时候你一定要演的悲痛无比,这样娘家人才会觉得你是个孝子,如果娘家人听不见哭声,便勃然大怒,他怎么生了你们这一群忤逆子,只要娘家人不发话,人就不能埋,丧礼也必须停止,什么时候娘家人满意了,丧礼才能继续进行。现在去需要在别人家的灵堂哭,至少都是亲戚,如果关系疏远,是不会哭的。
如果是按照古礼,你就是去了仇人的灵堂,也要哭。在《论语》里就有这样的记载,有一老翁,母亲死了他一点也不悲痛,孔子不但替他给母亲办丧事,还去灵堂哭。哭完之后孔子非常气愤,还把这老翁给骂了一顿。按说孔子跟这个家伙的母亲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他怎么能哭的出来呢?因为哭只是一种礼仪。这样的礼仪好还是不好,如果是作者在年轻的时候,一定会反对,因为这样实在是太虚伪了,如今作者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当人都不再表演,你将很难在灵堂听到哭声,比如老人死了,儿女的心思完全不在老人身上,他们心里盘算的是老人的财产。想到很多钱要到手了,小还来不及,怎么能哭出来呢?人们将不再愿意去参加任何丧礼,因为丧礼会给人添晦气,还得花钱。除非真的像老子说的那样,大家彼此都不要往来,否则社会的风气一定会越来越坏,古代的圣人之所以设计这样的礼仪,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也许真的像许多人说的那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有多激进,老了就会有多保守。
小时候作者听到保守这个词,就觉得是个贬义词,就是默守各种陈规陋习的意思。现在想一想,变化就一定是好事吗?苟日新、日日新。体现了人们对新事物的不懈追求,但作者以为凡是人们所熟知的文明古国,一定是保守派占据主导的国家。变化会让人渐渐迷失自我,只有始终铭记最初的誓言,才能有国家的持久繁荣。传统史家对秦始皇的评价并不高,为了贬低秦始皇,甚至在他的长相上都做起了文章,这个人鸡胸、说话的声音如豺狼一般,到小说家的笔下,他长着一张血盆大口。作者看过历史教科书里面秦始皇的画像,此人头戴冕旒、手握长剑,身穿朝服,足登朝靴,看上去器宇轩昂、霸气侧漏。这个人真的有那么不堪吗?为什么史家就是不喜欢他呢?
其实史家对他的偏见是显而易见,郡县制始于秦国,一统之后得以推广。大一统始于秦,后世的历朝历代都继承了秦朝的做法。这些史家都如实记录了,但重点放在了分析秦走向灭亡的原因,这么一来秦始皇变得不堪就在所难免。近一百年,对秦始皇的评价不断提高。这些新人物没有把重点放在分析秦如何走向灭亡,而是分析秦给后世留下了什么。比方说长城,如果长城那么不堪,你就应该废弃他,然而后世历朝历代都在修长城。比方说大一统,虽然后来也有分封故事,却总体上维持着统一局面。有一些人甚至给了秦始皇第一皇帝的称号,作者打算给秦始皇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儒生向来是保守的,主张因循先王故事,而秦始皇的主要功绩在创新,所以儒生看不到他的功绩,看到的只是离经叛道。平民百姓不喜欢秦始皇,这个家伙不断的征伐徭役,而且动辄就就要大举兴兵,那个时候刑罚极为严酷,到处都是受过酷刑残害的人。因为后来独尊儒术,即便是酷吏也都躲在儒门之中栖身。所以对秦始皇评价低,再正常不过了。
近百年他的评价飚高,是因为近百年的新人物把突破传统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来新人物的想法主导了国家的走向,秦始皇向这些人一样近乎忘我的追求新事物,而这种新事物给国家带来了永久性的改变。他几乎成了新人物当中的一面旗帜,今天的新人物几乎是踩着他的足迹前进。作者并不认为他是什么第一皇帝,他的成就也不是最高的,公道的说,后世皇帝取得许多伟大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因为他们站在秦始皇等许多先王的肩膀上。
还有一点绝对不值得效法,就是秦始皇太过于狂妄,你能够完成一统,至少离不开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之间历六代先王的贡献,你以为你一个人的功德能超过三皇五帝?呸!作者以为秦始皇的确有功,德行却并不是很高尚。作为一国之君,最大的德行就是爱民,在他的身上完全看不到。过去新人物一门心思要反传统,如今新人物的主流也要弘扬传统了,许多时候,你觉得传统不好,只是因为你太浅薄,传统经历了五千年洗礼,比你厚实多了。丧失结束之后,皇仲就离开了,但他心里却在打鼓,皇季会如何安排自己的后事呢?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