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千古绝唱(1 / 2)
林凡听到这罗落评价李大白,微微一笑,李大白作的这首诗词,绝妙无比,但这后生却不以为然,这种态度让林凡对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不过林凡很好奇,此人一副穷酸书生模样,为何身上会有一缕魔道气息?
众人窃窃私语李大白这首诗不亚于当年登黄鹤楼写下的那首《登辞黄鹤楼》,但却在夫子的弟子的口中显得不以为然,一个人冷冷说道:“世人皆知夫子文章大道无双,但君先生虽出自夫子门下。可在这诗词一道上,我等在书籍中却未见先生其名,不见得有李诗仙水平高,何必妄自点评。本国李诗仙之名,老少妇孺皆知,诗词着有三十三篇,单提那首浮云辞下群山间,万里长风悲作客。在下实在不知,岐地三国内,又有哪位能够写出这种千古绝唱?”
说这话的乃是天南国御史大夫尤长安,他面露不悦,见到北齐国的一位后生竟如此嚣张,李大白是天南国的诗仙,他如此小瞧李大白,便是在抨击天南国的文坛。
秦王没有想到寻常事竟然到了这一步,眉间渐渐皱了,这尤长安虽话咄咄逼人但说的在理,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装作醉了手扶着额头。
君落咳了两声,心里虽愤恨,但脸上也装作若无其事,微微一笑说道:“师叔的那首浮云辞下群山间,万里长风悲作客。家师也时常吟诵,对此评价也是颇高。”
李大白听到夫子这个名字时脸上略显轻蔑,似乎再听一个笑话。林凡忽然从这位诗仙眼中看到一丝悲凉,孤傲。林凡心忽然一动,想起了云轩家主对他的评价“知天理,灭人欲”,这种超越时代的思想,成为了离经叛道。
宋玉通坐在君落旁边脸色平静,目光有意无意的落在韩轻雪身上,眼神流露出一抹痴迷,林凡却见了内心生起一股不寻常的感觉。
此时君落起身,向秦王行了一礼后轻声说道:“既然尤御史大人对晚辈颇有微词,那晚辈不如也来作诗一首。”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秦王的脸色也渐渐平静起来,从容抬头看向他,说道:“君先生是书院弟子,文采自然不差,今日便是吟诗赋雅,各抒已见。”
秦王说话的同时,看了一眼云轩家主,云轩家主微微一笑,不知秦王此刻看他到底有何深意,只好沉默微笑,秦王有些无奈,他只是示意一下云轩家主,可以让身边的两位后生也参与进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庭院内无比安静,内心极为震撼,生怕出声打扰到他的心思,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这首诗词绝世罕作。
“不知御史大夫此诗可称你心?”
听着末一句,众人大口吐气,这首诗词太优美了,其蕴含的深意令人难以想象,林凡也是大为震惊,没想到此人腹中确实是有些墨水的,张口一吐,便是千古名句。
那位尤御史脸色苍白,断断续续道:“这首诗……极,极好,先生大才……”
尤长安不得不低头,这首诗确实与李大白作那首不分上下,两人都是惊世大才,不是他所能评价的。
……
后庭小院,一个精致的房屋,有一位妙龄少女坐在屏风后面,手中拿着一张宣纸,上面记着百花宴,李大白和君落的诗词。
少女低喃反复道:“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两句极好,不知是挚友相别,还是相爱之人相别,竟无归期。”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读着这首诗,她的眼角都有些湿红,似乎与诗共鸣,感同身受,竟泪划过脸颊,哪个人见了不心疼。
旁边的丫鬟不知主子为何情绪如此低落,连忙跪在地上:“郡主,恕罪。”
少女摆了摆手,轻声道:“起来吧,你何罪之有?这首诗是谁作的,可是李诗仙?”
“回郡主,这首诗是来自北齐国书院的一位书生所作。他与李诗仙斗诗,而前面那首是李诗仙所作。”丫鬟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
少女略微惊讶,又看了一眼那两首诗,细细品味,忽然感叹道:“这两人都是文曲星啊,诗意绵绵不绝,读起来脍炙人口,都是千古流传之作,听闻李诗仙曾经也是书院中人,我突然好奇这两位同为书院之人斗诗场景。”
“郡主……这是想要前去观看?”丫鬟小心翼翼问道。
少女点了点头,笑道:“我也好久没出这房门了,心里有些闷,想出去透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