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怀璧其罪(2 / 2)
西汉刘向《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
习文昭手绘传国玉玺(据说是王莽时期的帝王玉印)
习文昭手绘传国玉玺(据说是王莽时期的帝王玉印)
秦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唐代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历史沿革编辑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