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紧急对接(2 / 2)
“不会吧,计算公式是您亲自编制,并经专家组审核通过的呀,再说,前期咱们搞实验的时候,也没发现软件存在着啥技术漏洞呢?”赵伟立马排除了任曙霞提出的技术问题。
“那就怪了,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呢?”任曙霞开始苦思冥想起来。
“经过现场吊弦试安装测量效果来看,我做了个分析,直线区段比曲线区段精度高好,而曲线区段又比锚段关节效果看起来要好得多呢?”赵伟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心中疑虑说了出来。
任曙霞听了赵伟这番话,心里顿时豁然开朗,她笑着说道:
“这就对了,根据咱们以往计算吊弦的施工经验,无论是用啥软件,算出来的数据不都是存在类似技术问题吗?”
“可是京张高铁是咱国内第一条智能化高铁,仅吊弦安装一项就多达10.4988万根,每根吊弦的长度又各不相同,都是以毫米级的误差要求的,况且现场也不仅仅是直线区段呢,若是咱们这套流水生产线机器生产出来的吊弦,还要和以往传统施工一样,依靠现场工人去二次调整到位,那国家500多万的科研经费不就白花了,我咋承担得起这种严重后果呢?”赵伟听了任曙霞这番解释,一脸沮丧地答道。
“你别担心吗?我只是分析了技术问题所在,我们还是要勇于面对它,找到解决问题所在?这样吧,我明天就把咱们吊弦计算软件给设计院的李总,麻烦他在电脑上将咱计算出的吊弦数据模拟一下,先查找一下到底这套计算软件在理论上是否存在着技术漏洞?”任曙霞对赵伟说道。
“那就麻烦任总了,我们这边吊弦试验工作先停停,静候您的佳音。”赵伟请示道。
“赵总,麻烦你把现场相关吊弦测量、计算、预配数据,给我发过来,对了,若有过程视频资料,也一并打包发到我的qq邮箱里,我这几天在家里再仔细琢磨琢磨,看其他环节是否也存在着技术问题?”任曙霞最后叮嘱道。
“那好,任总,我这就去整理资料,立马给您发到邮箱里!这次技术难题,就全靠任总您了。”
“放心吧,赵总,咱们的这个科研项目《吊弦自动化生产线》能走到今天也不容易,我坚信,一切困难都压不垮我们,我们一定能找到解决这个技术难题的方法的!”任曙霞鼓励道。
“那就好,那就好!”赵伟在电话那头连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