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鱼与熊掌(2 / 2)
“金主任,这三位同志以前没有见过啊?你怎么不给我们介绍一下?”
“牛台长,我们也是刚才在这里认识的,他们是从京城来的?”
金大利的话,令牛东贵开始打量起林阳他们来。
“京城来客人啊?你们是来这里找人的吗?”
“不是,人家是来平遥投资、考察的?”
金大利代替林阳他们说了。
“是吗?这可是太好了,我叫牛东贵,是朋友电视台的台长,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就尽管开口?”
林阳想不到,来平遥的第一天,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与电视台的人认识了。
在进县城的时候,林阳从车窗里发现,城墙被扒开了一道大口子,马上就开口问了起来。
“牛台长,这城墙怎么被扒开了?难道说,你们这是要拆除平遥古城吗?”
“唉,你们有所不知,这是早几年干的事,不仅仅扒了城墙,城里面也拆了30多幢明代建筑,还有100多幢清代建筑。”
“为什么?”
黄淳广此行的目的就是平遥古城,要是被拆的一干二净,岂不是白跑一趟,因此,他问了一句。
“为了发展、为了经济建设,不拆除城墙、老房子,平遥的面貌就不能复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牛东贵说明了原因。
“发展经济不由得非要拆掉老城啊?”
林阳忍不住开口了。
“嘿嘿,你的话与上海大学的教授一模一样,他也是这样说的,正是因为他的阻拦,所以,这件事就暂时停下来了。”
“停车,我想下去看看?”
黄淳广把汽车叫停了。
“这道大口子,看起来应该180多米,实在是太可惜了?”
林阳站在豁口出说。
“唉,你们有所不知,目前全国各地都全国盛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拆除老城建新城,这也不是平遥带头的。”
牛东贵解释了一句。
“你说得对,这种事要是从根儿上说,京城才是第一个带头的。”
王硕想也没有想就说了出来。
“其实,你们是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平遥周围的太谷、祁县、XZ、介休,都跟平遥一样,也是老古城的样子?”
牛东贵的理由听起来是正常的。
“当时,太谷比平遥规模还大,也有完整的城墙、钟鼓楼、孔庙,各种各样的坛庙,以及很多保存很好的民居。”
“只不过是我们这里贫穷,没有钱,导致拆城的经费不足,所以,比其他地方的步伐慢了,才弄成现在的困境?”
“牛台长,幸亏是你们慢了一步,否则,我们打算拍摄电视剧还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了?”
金大利笑的是特别开心。
“金主任,你们在电话里也没有说清楚,来我们这里拍摄的是什么题材的电视剧?是古代的吗?”
牛东贵疑惑不解。
“牛台长,不是古代的,是咱们现代的,准确的说,就是反映咱们现实生活的电视剧,我们看过好几个地方,都不是太满意?”
金大利、牛东贵的对话,让林阳的好奇心大发。
“金主任,你们的电视剧名字叫什么?”
“电视剧的名字这是确定为《新星》,其实,,这也是小说的名字?”
林阳一听是《新星》,就不再问下去了,他当然知道,这部电视剧的影响力有多大。
“《新星》?是不是今年发表在《当代》增刊第3期上的《新星》?作家的名字叫柯云路?”
王硕在旁边插话了。
他的中篇小说《空中小姐》,是发表在1984年《当代》第2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