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国内三位车企大佬(2 / 2)
李树内心暗笑,现在自己的“人力资源模拟器”和“公司可视化经营界面”里要添加三大民营车企进来了,玩系统的时候策略经营的乐趣又增加了。
解决了管理的问题,李树话锋一转,把话题引到了现在车企的技术问题。
目前振蓝供给三大车企的LDCR-9型发动机家族以及变速箱家族性能相当优异,耐用性业很不错,消费者和修车厂的反响相当好。
随之而来的是三大车企的良好口碑,目前东欧和东南亚的订单不断,虽然和德系、日系车还有差距,不过已经大有追赶米国系车的势头。
在这种风头正劲的情况下,甚至有外国车企把三大车企的整车买去研究,认为毫无汽车工业基础的华夏不可能造出这种水平的工业产品,随之而来是在媒体上诋毁抄袭和诽谤。
而现实情况是,这些车企怂了,不但合资车价格下降,进口车遥不可及的价格也被打下来。
三家车企的快速崛起,已经改变了国内汽车市场的格局,这对于国内消费者是一个极大的利好,进一步促进了华夏的经济发展。
目前要应对的还是外国传统老牌的竞争,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把这些压力转化为动力,让这三家车企自己也有紧迫感,进一步提升品牌打造和技术革新的激情。
LDCR-9具备模块化升级的能力,李树认为要借着汽车赛事的契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改进。
下一步的努力目标是进一步压榨LDCR-9的性能,比如气缸的耐热性、能承受更高的缸内压力,优化活塞的行程,在不同使用场景下满足高功率和高扭矩两种需求。
除了小排量和涡轮增压,李树认为并不能放弃大排量和多缸数的发展,现在V型六缸和V型八缸发动机已经完成了设计,就能着不久之后吉利和长城的高端车型推出来使用。
造到八缸,其实已经是尽头,在新能源车技术即将要大发展的未来,W12或者V12这种十二缸发动机已经没有发展的必要。
内燃机汽车的发展关键还是打造品牌影响力,为未来的新能源车铺路,该有的底蕴要有,不能对内燃机汽车太过沉迷。
聊完了目前内燃机技术,李树和三位老总聊到了新能源车的技术。
从七十年代起其实已经有小规模量产的电动车,不过产量一直很小,而且受众面很小,相较燃油车成本太高,大都渐渐夭折。
即便到现如今的1994年,电动车的电池、电机还有很多尚未攻克的技术障碍,依旧无法和传统的燃油车相提并论。
在李树的数据库里,正好有新的电池技术和电动车的电机、驱动技术,不过,这些技术要拿来现在的供应链下,很难生产出来,更重要的是,现在造出超越时代的电动车,会引发西方车企的模仿,徒增竞争压力,还是要选择在品牌力足够强之后再大规模释放。
李树决定先释放略领先于目前世界最先进水平电动车的技术,让比亚迪先造出来,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再开始加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