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一些突破(2 / 2)
“按原计划进行!”李树煞有其是的像首长发号施令一样说着,让气氛轻松起来。
在开机开始切削的同时,李树开始了黑科技系统提供的“透视”功能扫描着切削出来的曲面。
动力涡轮叶片的曲面如果有肉眼难见的瑕疵,在测试环节搞不好会造成事故,如果侥幸通过测试,那未来也是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不容有哪怕一点的瑕疵。
“扇叶整体圆度检测正常。”
“扇叶曲面曲率检测正常。”
“表面光洁度公差正常。”
李树的视界之内,飘过要通过大量测量仪器才能测出来的检测结果。
ZXZH-666-1已经满足初级航空发动机涡轮扇叶的加工,让李树感到欣喜。
两个小时过后,第一项测试结束,大家看到看到了那块镍合金锻造毛坯了,就像好像变魔术一样变成了一体成型的扇叶,高兴的鼓掌起来。
实验室工作人员随即开始用各种仪器对商业开始检测。
整个检测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每一项都过关。
在反复确认了检测结果之后,赵明未情绪激动的说:“这看起来是航空发动机的一小步,实则是华夏航空工业的一大步啊!”
在其他人还在琢磨这番话的含义的时候,李树瞬间明白了。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国家工业综合实力的体现,能造就是强者。
除了材料学、工业设计软件之外,剩下就是数控机床的精加工了。
目前来看,精密数控机床的短板正在快速补齐,工业设计软件也已经跟上,只差材料学方面的短板了,这就是所谓的巨大进步。
实验室的人很开心的给那片一体成型扇叶挂上大红花,拍下了唯一的照片,这张照片在航空发动机彻底站稳脚跟之前,将会暂时保密。
多年以后在华夏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史上,这将是成功崛起的第一块拼图。
“只要有这个东西,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稳啦。”赵明未对马瑶发出了他极其吝啬的夸奖。
“赵院士,任重道远,评奖的事情,暂时不论,我们这只不过是小小的进步。”李树意味深长道。
刚才还很热闹的实验室,这时候突然安静下来,眼神木然的看着李树。
赵明未一愣,不解的问道:“李总,这个成品拿去航空发动机部门,绝对是震撼性的事件,他们也绝对支持这个产品去评奖。”
李树微微一笑道:“航空工业的关键性材料研究,咱们还在很幼稚的阶段,不能好大喜功。”
众人再次沉默,目前材料科技实验室针对航空发动机相关材料的研究的确还很幼稚,突破很小。
目前就连苏俄七十年代的水平都还未达到,更别提和正在昂扬向上快速发展的西方航空工业相提并论了。
“李总话说得对,虽然迈出了一大步,不过要走的路还很远,这一大步还远远不够,我们现在要更加奋发才行。”赵明未鼓舞大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