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那是哥哥送我的礼物(1 / 2)
第140章 那是哥哥送我的礼物
清晨,明晰的山花,在风中散发着淡香,成群的大雁排成人字形,缓缓向南飞去。
观星派,真武大殿。
石季伦闲庭信步地走进殿中,连招呼都不打一声,便独自坐到了客位上,招呼杂役弟子奉茶。
“你是什么人?竟敢在此放肆?”杂役弟子颇为不满。
石季伦不屑一笑:“叫林天罡过来见我,就说他的老朋友来拜访他了。”
杂役弟子眉头紧皱:“代掌门日理万机,岂有功夫见你这小角色?”
“小角色怎么了?若没有我,他还当不上这个代掌门呢。”
石季伦从怀里掏出一块翠绿色玉佩,在杂役弟子面前晃了晃,后者脸色突变,态度瞬间变得恭敬起来。
“请……请您稍候,我这就去通禀。”
将茶水沏好后,杂役弟子步履匆匆地离开了大殿,还顺便叫走了守在门口的其他弟子。
石季伦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刚准备品尝一口,耳边就传来一阵强劲的掌风,霎时间将瓷质茶杯拍得粉碎,滚烫的茶水飞溅出来,烫得他直接从座位上跳起来,连声大叫。
“姓林的,你想干什么?!”
他怒气冲冲地扭头看向掌风传来的方向,发现那里正站着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头戴道冠,鬓角发白,仿佛染了一层寒霜,眼神阴狠,眉宇之间戾气横生,似乎心有邪术。
身穿蓝色鹤氅道袍,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八卦图案,手拿拂尘,腰佩宝剑,却没有半点仙风道骨之意,反而处处透着冲天杀气。
在男子身后,还有一名同样穿着蓝色道袍的妙龄少女抱剑而立。
观其容颜,惊为天人,气质清冷,犹如仙子下凡,尤其是眉宇间更添一抹风情,唯独两只眼睛黯淡无光,显得有些空洞。
“哟,这么多年不见,连女儿都有了,”石季伦再次落座,并翘起了二郎腿,“弟妹呢,也叫出来让我见见呗。”
林天罡完全不搭茬,冷冷道:“你我有约在先,今生再不相见,请你速速离开,否则休怪我剑下无情。”
“哎,林贤弟别动怒嘛,先坐先坐,”石季伦轻轻拍了拍旁边的桌子,“我此行是来找你谈一笔大买卖的。”
林天罡动也不动:“你的万博商号名震京都,每日上万两银子进账,扔都扔不完,居然还有心情大老远跑来跟我谈生意?”
石季伦哈哈大笑:“这个钱嘛,是永远也赚不够的,我当初之所以能从荆州发家,还不是全靠贤弟你的鼎力相助?如今有了一步登天的好机会,我怎么能忘了你呢?”
“一步登天?”林天罡冷眸微眯,似乎有了点兴趣。
石季伦抓住机会,妙语连珠:“实不相瞒,如今皇上病危,命不久矣,太子即将继承大统,奈何政敌颇多,困难重重。
北有福王虎视眈眈,南有瑞王蠢蠢欲动,京中禄王更是个大麻烦,前不久,驸马姜河又在长安成了气候,若要将他们一一剪除,少不了贤弟你的帮助啊!
当今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八大名剑,你们观星派独占三把,天榜高手,你与尊师皆名列前茅,若是投入太子麾下效力,前途不可限量啊!”
林天罡冷哼一声,嘴角翘起不易察觉的弧度:“你不是左丞相叶顶峰的人吗?怎么又跑到太子那头去了?”
石季伦笑着说道:“我经商多年,总结出了一个道理,若想稳赚不赔,必须学会两头下注。
只要贤弟你投入太子麾下,与我互相策应,那我们最后能得到的战果,绝对比当年那桩案子要丰厚得多。”
听到最后一句话,林天罡与身后少女皆脸色一沉,陷入沉默。
石季伦用力一拍后脑勺,坏笑道:“哎哟,真不好意思,我这上了年纪的人啊,说话总是不过脑子,贤弟请莫见怪,只要你应了此事,那桩案子我保证忘得一干二净。”
道袍少女呵斥道:“你敢威胁我爹!”
石季伦打量了少女一眼,冷笑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种你就杀了我,看看你爹会不会下来给我陪葬?
话说回来,我怎么觉得你们父女二人长得一点都不像呢?莫非你是他买回来的义女?哈哈哈哈!”
“放肆!”
道袍少女当即拔剑出鞘,意欲杀人灭口,却被林天罡用两根手指夹住剑身拦了下来。
“晚儿,你先退下。”
林晚撇了撇嘴,明显有些不服气,但很快便恢复乖巧姿态,对父行礼后收剑离去。
“晚儿……”石季伦缓缓垂下头,陷入沉思,“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听过……”
几息过后,他猛然抬起头来,指着林天罡的鼻子骂道:“你这个匹夫,杀了她全家,还要把她养在身边当义女,我以前怎么没看出你如此好色无耻!”
林天罡沉声道:“不管你信不信,她一直都是我的亲生女儿。”
“难道你与那寿王的侍妾……”
石季伦垂下手,嘿嘿一笑:“我明白了,难怪你当初答应的那么痛快,原来是为了一个情字,不容易,真是不容易啊!但你有没有想过后果?万一你女儿知道真相怎么办?”
林天罡也笑了,笑得很是疲惫:“皇上不是病危了吗?想必太子殿下即位以后,定然不会与我计较寿王的死活。”
石季伦连忙附和:“对对对,殿下非但不会责怪你杀了寿王,还得感谢你呢!”
林天罡微微颔首:“说正事吧,太子殿下要我做什么?”
……
“荒唐,老衲乃出家之人,怎可与你们同流合污,滥杀无辜?
姜家父子忠勇无双,为国捐躯,乃义士也,你们如此欺负他们的妻小,不怕遭报应吗?”
金山寺中。
身披红色袈裟的玄闻方丈,怒目而立,手中念珠捏得咔咔作响。
正午阳光照在他的方形脸上,乍一看,有点像宝相庄严的镀金大佛。
站在他对面的刘世元丝毫不慌,缓缓开口解释道:“方丈息怒,我们此举只是为了抓住姜河的家人,逼他束手就擒罢了。
只要他乖乖配合,太子殿下定会网开一面,饶他全家老小的性命。
如此一来,不仅姜家可以保全荣华富贵,三军将士也可以避免自相残杀之恶果。
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难道您要眼睁睁看着姜河与太子殿下同室操戈,徒增杀戮吗?”
玄闻依旧耷拉着脸,手中念珠却不再发出响动:“话虽如此,可你怎么保证太子殿下不会事后反悔?”
刘世元笑道:“自古以来,唯有仁义之君可以长治久安,太子殿下哪怕是装装样子,也会在即位之后大赦天下,连市井小贼都能得到赦免,何况战功累累的姜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