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野性的呼唤(1 / 2)
这是一头身长数百米的巨龙,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不管哪个身体部位都符合华夏龙的特征。
和西方的恶龙不同,华夏龙的体型往往更大,身形却更修长,长到对其的计量单位或许应该由“头”改为“条”的地步。当然,这么大的块头以“条”相称未免遭不住,姑且还是用“头”来称呼吧。
之所以使用这个计量单位是因为这并非华夏神龙,而是妖龙,否则就应该用上“尊”这个计量单位了。华夏人一直以来在量词的使用上都很注重规矩,唯有帝王卿相、神仙真人这类地位尊贵的人才能称尊,倘若是真正的中华神龙,那自然也是可以的。
倘若按照“块头越大实力越强”定理,宗阎在现在的龙十三面前应该不是一合之敌才对。不过这个定理是有先决条件的,它在所有的定理中的优先级并不高,“敏捷高于力量”这条就要优于它。
当同时具备二者生效的条件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自然是优先级更高的一方说了算。所以,这头妖龙真真切切成了一个移动靶,打击效果格外逼真的那种。
龙十三知道自己已经入了局、被坑了,它想脱坑、它要反抗!然而这种事就好比游戏充值,充值一时爽,一直充值一直爽。从入坑的那一刻,它就已经步入了万丈深渊!想脱坑?至少也得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才行。
对龙族而言,“壮士断腕”并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因为龙爪少归少,每头龙身上总还是有四只的。何况对这种恢复能力极强的特殊异类生命种族而言,断个爪子根本不算问题,进食一些妖兽肉补一补,想长出来时自然就能长出来。
断爪不值得怕,断鳞才是——所谓“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它们喉下生的逆鳞代表了自己的尊严,同时也是底线。在龙族的意识中,逆鳞这玩意儿甚至比“龙根”还重要!
就这一点来说,古代华夏人将龙作为图腾正是看中了这一种族与自身的相似性:华夏人历来是讲究气节的,“士可杀,不可辱”一语要是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跟“龙有逆鳞”一句几乎是可以兼容的。
当龙十三恢复原形时,也就意味着它放弃了一直以来保持的战斗风格、意识。它明白自己之前的战斗状态肯定不能拿到现在再用了,那样一点赢的机会都没有!
按理说,普通人面对普通猛兽时只有跑路的份,除非该猛兽被拔掉了尖牙、剪掉了利爪、最关键的是脖子上还要有一条铁链拴着……而同为人类的修炼者们面对超凡生命时却是胜多败少,同样是“超凡”,为何在人类面前加以这个前缀就比猛兽强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野兽有野兽的战斗方法,它们身上的野性也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像人类那样保持理智。而妖物的智慧水平是高于普通野兽的,这种智商上的优越性确实给它们带了了莫大的好处,但也因此让它们显得不那么野性十足了。
如果可以保持理智,谁愿意陷入疯狂呢?失去理智是可怕的、可悲的、甚至是可鄙的,只要是有意识的生物习惯了清醒的头脑就绝不会想着要陷入疯狂——极端思想者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