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开发商(上)(1 / 2)
“田地乃是世人之根本。今兖、豫二州无主荒田极多,而流民百万。若是朝廷任由流民自行拓荒,分开耕作,不但功效低下,且田亩税赋极难收取。若是丰年,自还好说。若是遇到灾荒,领了耕地的流民不但交不起的田税,反倒会因为官府催逼而生出动乱来。古今乱民起事,大多因此。”
郭嘉侃侃而谈,一副做学术报道的派头向荀衍说道:“若荒田在我等颍川世家之手,又有州内的流民作为劳力,拓荒耕种。不但可以提高田亩收成,还能使流民们得以依托。即便遇到灾荒,我等也自会开仓接济,让百姓不至于因饥饿而生出变故来。对于朝廷,颍川氏族若能得以施展,自然是坚定的站在朝廷的一方,不遗余力的支持大将军。”
荀衍两只眼睛已经散发出光彩,郭嘉到底是颍川氏族出身,心到底还是向着自己人的。
“奉孝之言乃是至理啊。若真能如此,荀家及颍川其他家族,定愿意与大将军福祸相依。”荀衍高兴的站起身来:“然则如何才能促成这等善举?”
这嘴脸,和一千多年后那些开发商没啥两样。
郭嘉笑笑指了下李璋说道:“日前世民曾向大司农进言,让颍川各家出粮来购买州内荒地,由许都屯田营出人出力负责耕作,这人力畜力皆由官府支出。各家只需每年将田亩收成十之其一上交朝廷即可。”
这年头耕作,除了土地,最大的成本便是人力。即便是大地主,也需要交粮和养活佃农,开支远不止是收成的十分之一,这样的买卖是极具诱惑力的。
但这样的好事,就这样的落到颍川人的头上,怎么听也有点难以置信。
荀衍细细盘算了一番,不用自己雇佣人去耕作,却能获得百分之九十的收成,但代价呢?
“敢问购买荒田的话,田价几何?”荀衍朝李璋拱手问道。
“不贵,一亩十五石粮米。”
“这。”荀衍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田地一年的收成也大约在五、六石上下,十五石粮米那便等同于要先交出两年以上的收成,后边才能慢慢获得利益。
比起方才诱人的免费劳力,这个要价便让荀衍有些犹豫起来。
这也在郭嘉的意料之中,这些大家族的家主那个都是铁算盘,无利不起早的人。
这种先收钱后返现,近乎是非法集资拉风投的做法。在李璋或者的二十一世纪,也让许多人无法接受,更何况是现在?唯一不同的,这是官方性质的,所以便不存在所谓的非法。
“世兄,若此策能为朝廷所接纳。恐怕其他州郡的富户也有不少人会到这边来购置荒地。而那糜家,恐怕更会......”
荀衍想这事想得有些走神,但听到“糜家”二字,恍如见到红布的公牛一般,鼻子哼哼几声。
“徐州的人,还轮不到在兖州肆意胡为。此时愚兄仍需与家中上下商量,并且要联系其他世家故旧。请君侯与奉孝在鄙庄屈驾几日,待我等商议后,再与二位商谈如何?”
“那是自然。”郭嘉爽朗的应承道:“嘉也须回家见老父一面,顺道也与颍川诸公叙一叙旧情。”
荀衍听罢更是开怀,既然这事情的发起者都是自己人,这事情操作性又平添了几分,连忙拉住郭嘉的手笑道:“如此甚好,奉孝乃我颍川才俊。不知有多少小姐千金对奉孝仰慕不已,此番同去,愚兄带你到各家去,好让他们亲见一下何为风流才子。”
二人谈笑而去,把李璋独自一人丢在了原地。
李璋不由的担忧起来,这件事郭嘉明晃晃的在荀家人面前说了出来。等同于会通过荀彧叔侄的口传到曹操的耳朵里。
即便程昱在此之前可能先把李璋这个计划通报了领导,但领导是什么样的看法,至今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