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三(1 / 2)
韩松原花了很多很多的心思,才在几年的时间内,逐渐让人将这个固有的刻板印象去除。Y市的学生学习比不上临市,并不是他们的素质环境更差,更不是什么基因上的短板。
最主要的原因是,Y市的学生自身对学习的重视不够高,还有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严重不到位。
Y市学生父母这一辈多数都是吃过读书少的亏,一路吃着苦摸爬滚打过来的,平生最重视的就是孩子的学习。
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拼命做生意赚钱,辅导班一个接一个的报,就是希望自己孩子今后的道路走得好。
最好是端上铁饭碗,过上知识分子的轻省日子,不用像他们老一辈一样,做体力活,或者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工厂过生活,三百六十五天里有三百六十天都是在忙。
可他们的孩子却不明白父母的苦心,觉得读书没用,那些大学生照样不还是给小学毕业的老爸打工。他们啊,想做生意赚大钱,继承家业,过上像父母一样的体面生活,当大老板,至少也能当个小老板,自己做自己的主,不看老板、领导的脸色过活。
每回父母和他念叨要好好读书,其实都没往心里去,又碍于父母极有可能扣生活费的“威严”,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父母拼了命给他们创造的良好生活条件,却渐渐让他们忘记了生活的本真是奋斗、努力,长成了干啥啥不行,吃喝玩乐样样溜的富二代,和开始父母的期待背道而驰。
父母们真的很疑惑,也很愤怒,觉得学校和培训机构都是混饭的,自家孩子这么聪慧都教不好,压根就没想到问题其实还是出在自身,没有良好的沟通引导,一味用钱来解决问题。
家长的不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也难以开展。
学校不希望学生家长给孩子报太多辅导班提前上课,家长们就非要报,甚至觉得孩子成绩不够理想就是你们老师不作为,现在他们给孩子多花钱上课,反而怕被戳脊梁骨希望家长不要给孩子上辅导班。
家长们是愤怒的,觉得这些老师把自己孩子的学业当做玩笑,什么害怕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专注力降低,都是唬人的。他们可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当玩笑,之后又是一轮的辅导班走起,孩子们上课压根就集中不了精神,不是调皮捣蛋就是想睡觉。
家长的工作开展得不好,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也是大打折扣,反之,各中辅导班开得倒是热火朝天,教育局想管却也管不过来。
韩松原接任Y市教育局局长的位置时,面临就是这样的状况,整个市里的教育事业是一团糟。
他着实是费了一番功夫,才了解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慢慢来,对症下药,上行下效。
两年,整整两年,才让基本的问题解决了最重要的部分,让家长们意识到教育最重要的一步是,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他们学会去和孩子平等沟通,不要一味只是命令和要求。
那些日子,韩松原不知道往各个学校里跑了多少次,促成了多少个讲座。之后的学校、学生那一方的工作也一步步开展,最终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韩松原才将Y事的教育风气彻底换洗,学生成绩稳步提升,彻底摆脱了倒数第一的帽子。这个戴了十几年的低帽子一摘,学生、家长、老师都开始对Y市的教育恢复信心,卯足了劲地证明自己,为市里争光。最后也很可喜,Y市在韩松原任职的最后一年,已经取得了综合排名第三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