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陈群离心(2 / 2)
可是在东汉末年,因为朝廷腐败,再加上各地的世家豪族都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举孝廉,察孝悌的这种推荐方式已经变相的隔离了寒门士子的上升之路。
而世家推荐出来的人才,甚至被编进‘举孝廉不知书,察孝悌父别居。’这种儿歌中被讽刺。
无论在那个时代,一旦底层人士失去了上升的途径,都会引起社会的动荡,轻则时局不稳,重则改朝换代。
在这时无论你的天下如何变化,这些世家豪族似乎一直都稳稳的掌握着他们那一片天地,谁也无法插手的模样。
这也正是陈群想要表达的观点,他觉得刘毅同这些并州地头蛇闹翻的举动实为不智。
“那依你之见呢?”刘毅面色平静的看着陈群道。
陈群清了清嗓子回应道:“下官以为将军应当笼络这批人为朝廷所用,用朝廷的律法来约束他们,同时又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并州便可安矣。”
“此事还须从长计议,你们暂且去准备晚上的事情吧。”刘毅倒是讶异陈群竟然能想出这个点子,与后世的某些政府手段类似。
不过刘毅的想法是从根源上解决人才选拔问题,这便是在大唐以后便逐渐成型的‘科举制度’,虽然在一些人的眼中科举制度似乎一无是处,可是在唐以后的朝代里,基本上都沿用了科举制度。
对于人才的选拔不能说完全公正,至少给了寒门士子一个出头的机会。
当然刘毅的‘科举’又会同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有所不同,他现在只在幽州试点,一旦幽州模式成功以后,他便会在并州推行,直到推广到整个大汉。
听到刘毅并没有立即认同自己的想法,陈群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他原本还有相应的观点要抛出,可是这会儿他把这些想法都咽下肚。
经过这一次接触,刘毅没想到的是陈群最终选择了离他而去,后来还兵戎相见,而钟繇却一直跟随他,当然这是后话,暂时按下不表。
在晚上的宴会准备时陈群就一直闷闷不乐,钟繇因为事情忙也没有理会。
并州内的大粮商不多,这些人虽然不能做到完全垄断整个并州的粮食行业,但是却是行业内说一不二的领头羊,其他人都以他们为马首是瞻。
钟繇发出邀请,这些粮商也大都应邀而来,同时一个个都抬着各式的贵重礼物上门。
门口负责记录的小吏根本来不及查点,只能粗略的记录某件礼物是谁送得,大概有多少东西。
这一幕看得钟繇是胆颤心惊,他之前可是一直没有收过礼,可是这会儿这帮粮商却好似商量好了一般,一个个都用马车拉着礼物过来送。
“将军……下官之前从未收过礼。”钟繇看到刘毅的脸色不太好,当下有些郁闷的解释道。
“冤呐。”钟繇心里苦啊,他先前根本就没有收过礼,可是这些粮商这样一弄,被刘毅看到后他先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三文鱼在此祝各位书友在新的一年里发大财,行大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