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光阴疾似箭,天高风云淡下(2 / 2)
八岁的小屁孩儿司马骏、十岁的小屁孩儿司马攸都前后能任显贵之职散骑常侍,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司马懿子司马骏,年仅八岁为散骑常侍,年十二迁步兵校尉,又迁屯骑校尉。
步兵、屯骑属东汉北军五校,典禁军。
齐王芳立,骏年八岁,为散骑常侍侍讲焉。寻迁步兵、屯骑校尉,(领)常侍如故。
摘自《晋书之扶风武王传》。
须知,九品官人法下,散骑常侍高居三品,极为清贵。
八岁、十岁的稚童,放在今天,不过小学中低年级的智力水平。
在一千八百年前,其人恐怕尚未“脱盲”。
垂髫幼童充任三品高官,除了“大吃空饷”外,百无一用。
司马氏玩弄权柄、纲常陵替到这种地步,令人义愤填膺!
垄断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三百余年政治、文化、经济的门阀,就是这么扯犊子地诞生的。
综上,于公于私,赵旻都绝不可能帮助袁绍实现家天下。
尽管赵旻本人,已在这条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赵旻语气虽平缓,但态度极坚决。
张合明白,这事儿…没得谈。
要么,袁绍暗戳戳指定好继承人,对外秘而不宣,在自己死后等待赵旻率大军攻伐;
要么,袁绍干脆积蓄力量,反特么的!
或者,袁绍还可以老老实实做汉臣,临终前将权力交还,给自己仨儿子一人讨一个县侯,其子孙乖乖做大汉忠臣,接受朝廷恩荫。
袁绍想暗中勾结赵旻私相授受…
对不起,此天下为皇汉之天下,非旻与绍之天下,此路不通!
赵旻已表明态度:袁绍你与老子结亲可以,但你想家天下?
呵呵!你想得太多!
是以,张合忍不住长叹一声。
赵旻见张合脸色无比难看,便抱拳宽慰道。
“儁乂叔父勿忧,袁公若伐旻,是为大逆不道也,而袁公并无大错,旻亦不可伐袁公。故而,有劳儁乂叔父苦谏袁公,不可心怀不轨即可。
此外,儁乂叔父可将旻此言转告袁公:汝南诸县,袁公三郎君、高元才可任选,旻必用心为袁公经营,以待三郎君及高元才封侯就藩。”
这是赵旻所能做到的极限:给袁绍那三个龟儿子、外甥高干封世袭县侯。
说得直白些:汝南既为袁氏故里,赵旻便私自做主送给你袁家。
名义上汝南仍为大汉国土,但实际上是你袁氏封国,你袁绍适合而止吧。
这个条件,实际上已极为诱人。
袁绍实力太强,赵旻实在不愿与其人硬刚。
张合神色瞬间缓和。
“阿旻,此话当真?”
赵旻正色颔首:“儁乂叔父,旻绝无虚言!然则,河北士人恐不会答应,此事仍需察袁公之意。”
张合叹道:“某对此无异议,然沮公与、审正南皆出身河北名门,此二人之意或可左右袁公决断也。”
由于历史原因,袁绍大将军幕府无汝南士人,但荀谌、辛氏昆仲、郭图、逄纪、许攸等谋士皆为中原士人。
此事成与不成,赵旻不关心,反正他已开出条件来。
具体如何选择,袁绍说了算。
但无论如何,只要袁绍今年不出兵,赵旻从此便再也不怕其人。
归根结底,赵旻之所以不愿与袁绍硬刚,并非惧怕袁绍,而是担心荼毒百姓。
赵旻打仗,一贯喜欢尽可能缩小战场范围、缩短战争周期…
虽然他在床上作战时,风格截然相反。
张合霍然起身,抱拳行礼。
“阿旻,既如此,某便返还邺城。”
赵旻愕然起身:“叔父不用饭?”
张合哪里还有心思用饭?
其人行礼后匆匆离去。
时间又过去一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