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笔墨蘸宠辱,春秋何人书中(2 / 2)
赵旻和孙尚香的结合,可不是历史上大耳朵那种纯粹的政治联姻。
孙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赵旻和其人同属武夫,且一见投缘,加之孙策正为自己妹子的婚事犯愁,因此二人一拍即合。
他俩这算是变相地结为兄弟,而且不是遇事插兄弟两刀那种塑料兄弟。
所以,钟繇也只能暂时按捺住心中好奇,随赵旻一同去迎接二人。
赵旻、钟繇行至大门外时,身材魁伟、戴刘氏冠、着深衣的太史慈,以及身材瘦削、戴纶巾、着蜀锦袍的周瑜,正与一身朝服的步骘谈笑风生。
步骘早在寻到其人族兄欲返程时,便在江都认识了周瑜。
彼时,周瑜与周泰二人,刚刚从近两千里外的巴丘赶回来支援孙策。
那已是半年前之事。
此后周瑜便始终留在丹徒孙策身边。
赵旻小跑出来,远远地便向太史慈和周瑜二人行礼。
“子义兄,公瑾兄长,二位贤兄别来无恙?大人、舅父及大兄…二兄、三兄、四兄而今可安好?”
大人指的自然是吴老夫人,舅父是扬武将军吴景,大兄是孙策,至于二兄、三兄及四兄…
咳咳,他们是年龄比赵旻小好几岁的孙权、孙翊和孙匡,哥四个还都是吴老夫人亲生的同胞亲兄弟。
谁让兄弟姊妹之中,就数孙尚香年龄最小呢!
太史慈、周瑜二人满面春风地躬身还礼。
“从文勿念,老夫人、扬武将军及吴侯、众兄弟等人一切皆安好。”
周瑜蔫儿坏。
他这满满的优越感…显然是来源于孙策与他纳了大小乔这对姊妹为妾。
所以,赵旻这声兄长便显得毫无问题。
因涉及孙家内部矛盾,太史慈不好插口,只是努力憋着笑。
赵旻当然听出来了周瑜那满满的优越感。
赵旻心中好气又好笑,但其人也清楚,周瑜这是在作秀:
我江东与卫将军关系非比寻常,乃亲眷也!
果然,周瑜随即便问道。
“贤弟,阿香今何在?”
赵旻躬身抱拳:“兄长,阿香已随家母返乡祭祖也。二位兄长快快请进!”
周瑜摇摇头:“不妥!贤弟,兄应先去觐见天子。”
周瑜这句话说得毫无问题。
赵旻笑道:“兄长,不如你我同行?”
周瑜呵呵一笑,作揖道。
“兄正有此意也!”
周瑜这是真把赵旻当小妹夫了,其人将大兄的姿态拿捏得十足。
赵旻也不矫情,当即唤来赵旭,与钟繇、步骘一起,随太史慈、周瑜进宫。
刘协早已得知孙策和赵旻那不一般的友谊,是故其人懒得与江东二使虚与委蛇。
其人收下二人送来的柑橘、桂圆等特产;纨、绮等高端丝织品;以及八佾吴郡舞女后,便请众人离去。
赵旻先前还曾吐槽:舞女这三俗之礼,恐怕惟有刘帮主能送出…
其人被大舅哥狠狠打了脸。
赵旻有预感,百子坊中,明年要多出不少采女、宫人,甚至是美人。
这些舞女出身贫贱,由于有刘艾把关,她们很难被封为贵人。
返回卫府后,周瑜将礼册呈给赵旻,便吩咐兵卒与卫府吏员交割。
吴老夫人、孙策母子,给赵旻备下之礼,比给刘协的要丰厚许多,当然…不可能送舞女。
赵旻遣人将正忙于筹备大典收尾的董昭、鲁肃唤来,与步骘一起,将太史慈、周瑜请进自己书房秘议。
周瑜收起戏谑之色,一脸肃然道。
“从文,而今你远征匈奴进展如何?”
赵旻摇头:“公瑾兄,弟实不知也。”
平阳距许都有千里之遥,赵云遣回的信使不可能这么快返回许都。
这是汉末乱世,不是一千五百年后、驿站遍布的明清。
周瑜对此毫不意外,其人宽慰道:“从文勿忧,此番我皇汉必可大胜。”
众人客套一番后,周瑜继续道。
“从文,某与子义兄,正旦后便须赶赴庐江郡,依你之见,秋收后八月可否出兵?”
孙策早已对得江夏郡迫不及待。
赵旻颔首:“公瑾兄尽管放心,届时旻必可出兵!”
周瑜作揖后,笑道:“如此,你我便商议一番计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