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良叩关,民有难上(1 / 2)
翌日下午,晡时将过之时。
颜良遥望着远方巍峨的潼关关城,嘴角咧了起来。
其人转身看向身侧一名英武青年将领。
“文向,待你我行至潼关城下,便接收潼关关防!”
那青年将领当然是徐盛,其人如今是颜良的本部司马。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
一路行军至此,饱经颜良蹂躏的徐盛,再也不敢谁都不服。
因为他悲催地发现,赵旻麾下随便一个武将,包括赵旻本人,无论是哪一个,他都打不过。
其人闻言微微一怔,在马上抱拳道:“将军之意为,我等强攻潼关?”
颜良一脸嫌弃地看向徐盛,同时指着自己心口。
“文向,凡事应多用心!为何学那粗鄙武夫?须知君子斗智不斗力也!”
徐盛一脸错愕。
“将军,我等应何以行事?”
颜良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道:“文向,你亦曾随侍主公,为何不得主公之智哉?我等虽为武夫,但亦不可因此而不学无术耳!
遑论你武艺尚且未精!文向,你如此文不成武不就,今后焉可成大器?”
挨了颜良一通鄙视加数落后,徐盛羞愧到无以复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但其人也确实无话可说:谁让他不但打不过颜良,而且不如颜良狡猾呢。
颜良见徐盛垂头丧气,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文向,男儿大丈夫,不可如此颓丧!主公昔年为某家麾下军司马之时,某家屡屡规劝主公奋进,主公皆知耻而后勇,方才有今日之成就!
文向,你须向主公看齐!主公虽屡屡受挫,又何曾颓丧?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岂可受些微挫折便心灰意冷乎?你且看某家如何用计!”
两刻钟后,颜良率军抵达潼关东城门外。
潼关无守将,但有司隶校尉钟繇任命的潼关令。
再次强调:潼关虽名为关,实则为据险而建之雄城。
其地北临渭水及黄河,南依秦岭,东侧为函谷峡道,仅有东西两个城门,乃关东进出三辅的咽喉要冲之地,绝对当得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但正如赵旻所言,若真有人以为凭此雄关便可据守无忧,那是异想天开。
关东进出三辅,绝对不止潼关这一条路可走,还可以经位于河东郡蒲坂县(后世的山西永济市)的蒲津渡,渡河进入三辅左冯翊之临晋县,即后世渭南大荔县。
塔读@>@!
“某乃大汉偏将军、钜鹿颜良也!前番于弘农城,得知元常先生已至华阴城。
故而某家欲率军至华阴助元常先生,且有要务相告。还请令君开关放行!”
那潼关令也是妙人,其人闻言呵呵一笑:“某闻颜将军乃汉贼袁本初矫诏所封之偏将军,大汉偏将军却又从何说起?”
颜良于马上抱拳笑道:“令君有所不知,卫将军奉天子秘诏,助元常先生平定关中,某家受卫将军忠义之心感召,今已转投其人麾下。
天子虽仍封某家为偏将军,但某家之偏将军,已非汉贼袁本初麾下之偏将军,实为大汉之偏将军也。”仟仟尛哾
颜良不去参加吐槽大会,实乃脱口秀界一大损失。
他这绕口令般的说辞,绕得潼关令有些发晕,于是其人果断转移话题。
“颜将军,某不关心阁下偏将军之正统,某但问颜将军可有公文及急报?”
颜良颔首:“有,自然有!请令君下来一观。令君放心,某家既为大汉之偏将军,自不会行不轨之事反叛大汉。”
他话虽如此说,但那潼关令怎敢下去?
本文.首发站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其人喝道:“你且将公文抛上城头!待某观之无误,自当放尔等入关!”
颜良苦笑抱拳:“令君明鉴,城墙高八丈有余(近十九米),某家无力抛之。
劳令君下城开门一阅!事关关中大事,军情如火,请令君勿要踌躇!”
颜良当然能将简册丢上城头,然则,其人又何来那根本不存在的公文?
潼关令叹了口气。
“你且稍等,某遣潼关尉下城一览!”
颜良含笑抱拳:“亦可!请令君从速!”
见颜良答应得如此痛快,那潼关令疑心消除不少。
于是乎,其人唤来一身皮甲的潼关尉,在其人耳畔叮嘱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