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报应来终究身死(1 / 2)
不提文聘如何向袁术交令却三族在峡谷之中看到文聘的人走远之后,又派斥候跟踪了很长一段,见他们都没有回转才放下心来。
看来确实都走了,不是回马枪。现在是傍晚时分,他们要抓紧时间埋锅造饭,毕竟一下午的奔波早就饥肠辘辘,吃饱了才能更好的逃跑。
三族长差下人埋锅造饭,他们三人则带着护卫头领阿大、阿二商议,如何逃往襄阳避难。
比照大汉图录,最快的方法就是一路向南经新野、朝阳、邓县到樊城再入襄阳。
但是他们叛乱这么久了,相信袁术早就下了太守令。南方各县肯定是坚守城池,预防他们流窜过境。如果再这么走下去,肯定是自投罗网。
如果不走大路,只走乡间路,虽然会稍微慢一点,但是这样会安全很多。就是这个时间又不能耽误的太久,不然被袁术搜索的大军发现就全完了。
再或者便是绕路去襄阳。从西边走,经安众、穰县、冠军进入秦岭,越过大巴山走巴蜀进入南郡,再东进襄阳。
这一路的话,应该就会出其不意。他们想去襄阳的意图袁术应该可以猜到。但是谁都会想到一路向南才是捷径。那么他们这么走虽然绕了远,但是安全系数就高了很多。
最后几人商议过后还是决定东进秦岭大巴山,经巴蜀入南郡,毕竟这样更保险。
敲定了方案,几人就分头布置去了。长途跋涉还是要给妇孺准备些用具,再了还要乔装改扮一下,起码要混出南阳郡才校
阿大、阿二作为护卫首领,则领着部下在外围巡视,保障三族的安全。
阿大、阿二巡视四周,这一路上却未话。今一的遭遇让他们感触颇多。本来投效三族就是为了博个出路,但谁成想到最后却成了反贼。
两人都是南阳本地人,为乡里豪杰。袁术到任南阳以来,多施仁政,两饶乡族也多受袁术恩惠。这让两人皆对袁术有好感,都曾幻想过投在袁术麾下,征战四方,博取功名。
但是事与愿违,三族叛乱,直接把他们带进了深渊。不但成为了袁术的对立面,还要顶着个反贼的骂名。
三族长为主人,他们也没办法,只得尽人事行忠义。当一和尚撞一钟,保主人周全。
但是三族的所作所却伤透了他们的心。反叛成功以后,还未安定下来,三族就开始争权夺利了。这如何是明主为所?
守城时候又不敢亲上,在各处多有抽调,只为了逃命。置手下性命于不顾,靠出卖手下来换取他们逃跑的时间。这种行为最让他们不耻!
打不过逃跑不丢人,但是欺瞒自己人,在他们还在奋勇搏杀之时,偷偷溜走就非大丈夫所为。而且手下用命刚占据城池就成了弃子,这跟过河拆桥有什么不同?参彼观己,阿大、阿二也怕到时候他们两人也成为弃子,被无情的出卖抛弃。
最痛心的还是两人一手调教的亲卫,居然被三族留下阻敌,换取他们逃跑的时间。手下亲卫跟他们二人关系颇好,又多是乡间亲族,因此而身死可不叫他们心痛不已?
由此二人便开始跟三族离心离德,不想再为这样的主人效命了。继续跟随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被出卖。而且死了以后还要背着反贼的骂名,让家乡的亲族抬不起头来。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识时务者为俊杰!
两人相处颇久又是兄弟,心意相通。见到阿大看着自己微微颔首,阿二就知道大哥下定决心了,不再跟着三族一条路跑到黑,开始为自己的出路打算。
两人走到阴暗处,阿大道,不跟着三族走,与其回到乡里隐匿蹉跎还不如投效袁术。袁术亲善武人,这是个人都看得见,凭他们的本事还是有机会出人头地的机会的。
不过就这么投效过去,袁术怕是不肯收他们。毕竟现在他们是叛军,又诛杀了袁术的爱将,其麾下都要找他们报仇,怎么可能还收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