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饮酒作诗(2 / 2)
所以一切桢顾安需要的元素都有了,这样子婉转地解释的话总比直接说来的容易理解一些。
“没错,只要好友都有时间有那个兴致大家都会在诗会上聚一聚。”不知道桢顾安为什么会突然问起这个来,想必也是与桢顾安想说的还是有些关联的,于是长孙冲颔首便回应了桢顾安。
像长孙冲他们参加诗会是常有的,所以这个回答没有任何出入,因而桢顾安便顺势切入主题的再次问道:“那诗会上酒水定然是不能缺少的吧?”
“肯定是不会缺的,好诗绝句也得有美酒的衬托才能更加的富有诗意。”长孙冲肯定的回答着桢顾安,同时也想起了自己在诗会上饮酒作诗大显风头场景,心中一时间不免也得意起来。
只不过就在长孙冲正暗自的得意地时候,他忽地意识到自己好像是抓住了什么重点,于是安静下来思考了几息,紧接着长孙冲看向桢顾安便猜测道:“等等,我大概猜到一点儿顾安你的想法了!”
长孙冲对着桢顾安说完,而后便再一次看向了眼前的一面素墙,现在的这面墙不就是洁净的书卷吗?再想想之前提议让顾安挂上画卷他也拒绝了,看来顾安是早就有了想法了!
而桢顾安的这个想法长孙冲多多少少也猜到了,十有六七就是在这面墙上题诗,毕竟这种在墙上题诗的做法他们有时候也会做,只是眼下不知道顾安会怎样弄。
要知道题诗在墙上这种行为自古有之,文人们也都大多效仿。
只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大可能会有人在别人题过诗的壁上二次题诗。
其一,文人有文人的傲骨,看见别人在这面墙上题诗之后就不会有在题一首诗上去的想法,毕竟自己那高傲的笔墨落不下去。
其二就是尊重对方,既然前面已经有人题过了那后来的人就不大会再题,这也算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行为吧!要是真题了旁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不服气对方呢!
还有一种不会再题诗的情况是什么呢?那就是被之前人的诗句给折服的,压根就生不起题诗念头的那种。
最后一种情况桢顾安就知道一个例子,而且吃瘪的一方还是诗仙李太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句话应该有人听过,就是李白想题诗却被崔颢的诗给折服之后搁笔而去的感慨。
“所以这和那酒到底有啥关系?”看着桢顾安和长孙冲莫名其妙的一问一答,完全不知道互相之间的联系在哪里,所以早就不耐烦的尉迟宝琪更是不满意了,尉迟宝琪就感觉桢顾安这两个家伙是在折磨人。
“俗话说饮酒作诗,眼下好酒已然是有了,那好诗绝然是不能少的,所以想喝酒就得赋诗一首。”见着尉迟宝琪的不满桢顾安还没来得及说话呢,长孙冲反倒是替桢顾安开口解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