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会试进行时(2 / 2)
第一场,苏沅璃凭着自己的记忆快速地完成了答题,显得游刃有余,就是这个字的问题,苏沅璃看着自己的作品,别过眼去,不忍直视,还好会试是有专人誊抄卷子,不然这可是一个大大的减分项目。
第二场的诗赋就把苏沅璃坑惨了,题目是让考生描写节令,再寻常不过的题目,不过苏沅璃没什么风花雪月的细胞,只能尽自己最大能力规规矩矩地做了一首诗,没什么出彩点,不过也没有什么错处。
第一、第二场的题目都在大众的预测之内,难度甚低,为了平衡考试的难度,苏沅璃猜测第三场的策问估计不会很简单,果不其然,看到试卷题目的苏沅璃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民以食为天”,民生问题,这出题者的心思果然是让人难以捉摸,看了好几届的会试题目,好像从来没有出现民生问题,大多数是如何改变制度,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之类的问题。
这几天苏沅璃几乎是看完了书局的绝大多数的书,对这个世界有了大概的了解,玉米、马铃薯等高产食物已经出现在沿海地区,不过没有广泛种植,以这个为切入点,加上根据现代的常识写了一些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洋洋洒洒千把字,文字凝练,语言朴实。
离开考场以后苏沅璃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这久违的自由的感觉,此时觉得甚是奢侈。
突然有人拍了拍自己,苏沅璃回首,是谢湛。
“轻弟,考得如何?”
苏沅璃看着他风光霁月的样子,进去时是这样,出来时还是这样,再看看自己,浑身上下脏兮兮的,还散发着奇怪的味道,不禁遗憾,这人与人怎么差这么多呢!
“只有四个字,”苏沅璃顿了顿,“听天由命!”
谢湛温柔地笑着,浑身上下儒雅的气质尽显无疑,说道,“为兄相信你,一定可以金榜题名的。”
苏沅璃颔首,内心却不大认同,自己那半斤八两的水平自己清楚,好像自己那文章丝毫没有体现自己的政治水平,就像一篇农学研究方面的小论文,而且自己对农学了解仅限于皮毛,这样的水平,要想进入殿试,难啊!
------题外话------
首推最后一天了,这两天首推的数据还是很不好,一定要给力啊!
加油!加油!加油!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