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赵鼎罢相(2 / 2)
绍兴六年末(1136年),张浚倒了台,朝廷任王庶为湖北安抚使,知鄂州。
王庶去朝廷觐见,高宗皇帝设宴接见。
高宗皇帝也从多方面了解到王庶能力,就想听听王庶对朝廷的建议。
王庶经过和曲端的争执,和张浚的不对付,更加懂得圆滑应对,说:陛下如果只想保住江南,我就无什么可说的。如果要恢复大宋的基业,以荆州为皇都那我就有一语可说。荆州左面是东吴,右边是西蜀,都是很好的屏障,而且南海可以供给财物。要防守,前面是长江天险、汉水阻隔;要进攻,可以出三川、涉大河,图取中原,这正是当年曹操畏惧关羽的根本原因。
这段话虽然说到了大宋基业,却让皇帝不度过长江,在荆州建都,更重要的,老王没催皇帝恢复中原。
高宗皇帝很受用,复任王庶为显谟阁待制,荆南府知府、湖北经略安抚使,后又升为显谟阁直学士。
绍兴七年(1137年)十月,王庶以兵部侍郎职务被高宗皇帝召入朝内。
第二年春天,王庶入宫廷议事。
高宗皇帝煽情了一把,说:召你入朝任职的时候,恰是张浚已去职,赵鼎还未来之时,是我亲自提拔你的,并非什么人建议。
这话的意思是,我是你的天使,我们是一路人,你得好好的为我卖命。
王庶闻言,顿时叩头谢恩,感激涕零。一激动又上奏:恢复我大宋北部半壁河山的大功十年未就,失误在于偏听偏信,在于性急,欲速则不达。在于轻易赐爵封赏,是非、邪正混淆。真正能做到有功就赏,有罪必罚,谁人不服?过去汉光武帝以武力能夺取天下,是因为他不到万分紧急时不会掠夺百姓,不懂军事的人不令其带兵打仗。
王庶就是生不逢时,他的能力在我看来或许不在岳飞、曲端之下,而且他的战略想法,不是一般武将所能企及的。
陈述之时,他手画陕西、四川两地图,表明这两地在军事、政治上的重要性。并请皇上派重臣予以防守。
宋高宗听后很高兴,当天就提升王庶为兵部尚书,过了月余,又拜为枢密副使。枢密副使是西府的二把手,已经进入宰相团体。
朝廷商议要派一名重臣巡视边疆防务,高宗皇帝遂命王庶措置江、淮边防。
京、湖宣抚使岳飞听到王庶巡视边防,就送来书信说:“今天若不叫我出师北伐,那么我就要交回宣抚使的节印,归家赋闲去了。”
这愣头青又犯二了,但王庶不是张浚那种心胸狭隘之流,对岳飞的忠心是极为肯定的,并回信宽慰了一番。
王庶没逼着皇帝恢复中原,但并不表示他不想收复中原。之后上书朝廷,先说金人狡诈,不足为信。也把岳飞要求出师北伐的,否则便交回节印之言写到了奏折之内。
当时秦桧再次出任宰相,秦桧大家都懂得,所以此时朝廷一边倒的要议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