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南海太守吕公明(下)(1 / 2)
“人自然是怕死的,但有些时候,为了某些事情,即便是死了,那又有何惧?”
李儒听到蔡邕这句话,脸色是立刻就阴沉下去了。
“看来,你的心意已定了,但...你知道董公的心思,他现在是恨不得马上将吕公明处死,你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做这个出头鸟,你知道你的下场是什么吗?”
“横竖不过一死耳。”
李儒冷哼一声,说道:“你死容易,但是你又想过你的家人,可有想过陈留郡的族人?”
“你在威胁我?”
蔡邕平时虽然面带微笑,看起来很和蔼,但这并不表示他一点脾气都没有。
李儒的话,已经是触及他的底线了。
“呵呵,是不是威胁,以蔡大家的才气与智慧,肯定是可以一眼看出来的,我其实在与你说一个道理,一个非常简单,很明白的道理而已,吕煜与你非亲非故,你何苦要助他,而且是要搭上自己族人的性命?儒私以为如此做法并不值得。”
蔡邕看向李儒,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太史公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单从自身利益上来看,我自然是没有必要去援救吕公明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吕公明,我是非救不可的。”
“吕公明如此有才气,若是他再年长几年,恐怕便又是一方大儒贤才,这对社稷,对天下都是有益处的,博士也是读书人,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况且他是公羊学派出身,之前学海何休与经神辩经,没有辩赢,这吕煜看起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难道博士不想看看吕煜与经神的辩经?”
“我是想看,所以即便是我死了,也要死命护住吕煜。而且...吕煜是忠志之士这一点,已经是深入人心了,你随便去洛阳的一处,问问那些百姓,吕公明何许人也?便是十岁稚童,他都会回答你,吕公明是忠志之士,如此你依然要杀之,与民心不符,逆大势而为之,岂是能成?”
说着蔡邕冷哼一声,颇有些责怪李儒的意思了。
“如今陛下年幼,董公身为司空,掌台省重权,却不思治国,反而残害忠良,你身为董公爪牙谋臣,居然不想着劝慰,反而还要残害忠良,你是要置董公于何种境地?你这做法,可是谋臣所为?对上,可对得起我大汉汉禄?对下,可对得起董公的看重?”
这蔡邕好利的嘴。
听完蔡邕的一番话之后,李儒额头上都冒出一层细汗了。
这家伙的话,是句句诛心。
“既然议郎心意已定,那我说再多的话,到现在恐怕也是没用了,但最后,我还是要奉劝你一句,吕煜这种人才,或许难得,但议郎何尝也不是大儒?你死了之后,不怕士林凋敝?”
蔡邕冷笑一声,说道:“董公不会杀我的,况且我蔡邕,如何比得上日后的吕煜?”
说完这句话,蔡邕又觉得自己的话说得并不是特别准确,马上在后面又加了一句。
“若是董公要杀我,我死便是了,但若是董公真的杀我,那证明我之前的想法是错的,之前的做法,也是错的。”
蔡邕一直觉得董公是有救的。
只要多加劝慰,未尝不可以成为大汉忠臣。
但...
若是董卓将他杀了的话。
恐怕...
只能说他之前的想法,是错误的了。
“你!”
李儒自然明白蔡邕的意思。
“当真是榆木脑袋,榆木脑袋!”
李儒同样也是读书人,他心中明白,一旦是读书人认定的事情,是十驾马车都拉不回来的。
更何况像是蔡邕这样的人,便更是如此了。
李儒觉得再这样待下去,他说的话,也就是废话了。
“蔡议郎,好自为之。”
说完,李儒是头也不回的就离去了。
“唉~”
蔡邕深深叹了一口气。
这口气,既是为他而叹,也是为董卓而叹,更是为汉室而叹,为天下百姓而叹。
为自己而叹,是因为自己今日的所作所为,到底会不会招惹祸事?
为董卓而叹,则是他觉得董卓原本是大有可为的,但是现在...已经是与他预想中的事情,是渐行渐远了。
至于汉室,天下百姓,何事能安定,何事能够得以保全呢?
他即便是大儒,即便是在天下有人望,在这个时候,却又是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无力。
他轻轻摇了摇头,将脑中的这些想法抛出去,缓缓走进府中。
走入书房,奴仆马上送来饭食。
蔡邕看着眼前的饭菜,他虽然是非常饥饿,但是心中却是生不起多少食欲出来。
沉默许久,他对着身前的侍女说道:“去将琰儿唤过来。”
有一点他是没有想到的,但是今日李儒说了一声,也让他意识到一些事情了。
他自己的安危,自然是无关轻重,但是琰儿的安危,他却是必须要重视的。
“诺。”
侍女走下去,没过多久,蔡昭姬便是缓缓的走了过来了。
“父亲,唤女儿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吩咐?”
蔡昭姬身着一袭白色繁花抹胸,外披一件白色纱衣,那若如雪的肌肤透亮,三千发丝散落在肩膀上,没有任何多余的发饰,只是带了羹繁花头钗,红白的繁花衬托着那张雪白透晰的脸庞,显得十分妖艳迷人。
不过她此时脸上露出疲惫之色,见到蔡邕之后,才强打出精神来。
“我细想了一番,觉得你现在留在洛阳,已经是非常不合时宜了。”
“父亲要女儿走?”
蔡昭姬何等的冰雪聪明,马上明白父亲蔡邕的心思了。
“女儿不走。”
父亲一定是觉得自己此番危险,是故不想要连累她这个做女儿的。
但是...
她作为父亲的女儿,平日里受到父亲的照顾,便是这一身皮肉,也是父亲所赐,在危险的关头,不上前护住父亲便也就是了,怎么可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出走呢?
“此事我不是与你商量,而是命令。”
蔡邕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一家之主的气势,马上就升起来了。
他的原配夫人早逝,蔡邕照顾蔡琰,他是既当爹又当妈。
有和蔼的一面,自然也会有严肃的一面了。
“你留下来,与我没什么帮助,反而是会妨碍为父,你姿色上佳,而董卓又是好色之人,他已经不止一次与我谈论你了,下一次,恐怕就会强取豪夺,到那个时候,我恐怕是没有能力阻止的。”
蔡邕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原本我是想要让吕公明在寒衣节祭祀大典之后,便将你送出雒阳,送到顿丘曹孟德处,再由孟德将你送到卫家,不想如今变故频起,吕公明如此恐怕是无法担任护送你的任务了,好在荀攸也有离洛之意,便让他护送你离洛。”
离洛...
但蔡昭姬听到是吕公明护送她的,心中稍稍欢喜,但她也不知道这欢喜之意是由何而来的,但是听到吕公明护送不了他,转而让荀攸来护送她的时候,她心底里没由的生出一丝落寞失望之色。
这种情绪为何会产生,蔡昭姬把它归结在无法见到诗圣吕煜这方面上。
这今日,一直都是埋在书房中,研究的也是吕煜的诗赋。
越是诵读,越是研究,越是抄写。
她便越觉得吕公明实在是太了不起的。
她现在如此劳累,也是因为吕煜的诗赋。
“女儿...女儿不愿离去。”
“不愿?”
蔡邕眉头一皱。
“为何不愿?”
“女儿,女儿...”
“我知晓你的孝心。”
见到蔡琰的模样,蔡邕心甚慰之,他蔡邕的家学尚可,即便是面临着将死的局面,自己的女儿还依然想着孝道。
“然而现在,你若是有孝心,便更应该离去,若董卓真要对我下手,你留在此处,也是改变不了任何局面的。”
“女儿...”
蔡昭姬还想继续说话,但是蔡邕已经是挥了挥手了。
“此事我已经是做好决定了,不需要再多说了。”
蔡昭姬见到父亲蔡邕此时的模样,也知道现在即便是他说再多的话,也改变不了此事的了。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