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2 / 2)
这就是德先生花了很长时间编写的极可能是这个世界第一本百科全书的大纲。
顾川经常听德先生得意洋洋地讲到他用那份大纲彻底折服圆塔家族,还有他找来的负责其他部分的人。
桐实听到这里,不免好奇地问道:
“可是,德先生,你有想过吗?我们现在的知识很可能在几年后就没有用处了呀!比如那种用铸铁做框架的建造房屋的工艺,就要将老式的工艺都淘汰了。新城区里,已经没有原来的建筑了!那么,把这些工艺记录下来,又有什么作用呢?”
德先生没说话。
倒是顾川凭着上一世的见识,另有见解,自然地发声答道:
“桐实,你有想过吗?等到未来,这篇百科全书的内容,就会成为未来的人了解过去的历史与社会变化的基本,为他们道明这个时代的真相。也许他们就能从中发现甚至了解到社会与历史前进的规律。”
社会与历史前进的规律,是个高度抽象的词,桐实没听懂。
但德先生眼前一亮:
“小川,你的说法倒是新颖。这也是一种知识的谱系,是知识发展的规律。一般的知识,是研究每个学问,让工艺或者艺术发生进步,更实用,更好看。而知识的知识学就是研究知识本身是如何发生进步的,这就是百科全书重在未来的意义。”
“何况……”德先生转过头来,对桐实说道,“我做完了这一份工作,任何人都可以从百科全书中搜寻到自己想要的知识,而不必自己苦苦寻找,去求别人家。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桐实先是称是,又陷入沉思,摇了摇头:
“但尾桐夫人曾说过,这可能也造就一大批假学者,拿着百科全书的内容招摇撞骗。”
德先生只道:
“这就不是我能管到的。”
顾川不关心桐实的问题,倒是对这个世界的印刷系统很感兴趣,忍不住问道:
“可是百科全书要怎么大批量印刷呢?我知道这个‘百科全书’是内城公民的‘圆塔家族’委托先生你编纂的,但这本书怎么飞入寻常百姓家呢?”
结果这话倒让德先生顿住了。
顾川从这人的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印刷业和传播业都不够发达,可能已经诞生了活字印刷术,但效率不够高。
德先生说道:
“当初出版社的人找到我时,没有提到印刷出版的事情,只转达了圆塔家族的想法。圆塔家族的人说,他们持有一种奇物,可以将大批量的图画录入其中。这种图画,也可以是文字的画。因此,他们要制作一份开天辟地,海纳百川的知识文献,涵盖天下一切知识,作为他们家族的宝藏,造福后代,也彰显威严。所以他们责令我们一定要编纂得完全,决不能仅限于内城大图书馆的内容,也是我的大纲之所以中标的原因。”
而这种奇物究竟是什么,就像当初凹脸商人所说的一样,没有圆塔家族核心以外的人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这是德先生第一次对顾川提到圆塔家族的企图,叫顾川忍不住暗暗咂舌:
“这倒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啦!只是……恐怕落日城的圆塔家族本身灭亡了,百科全书也能流传下来呀!”
那时候,顾川想到了上一世的太平御览和永乐大典。
桐实闻言,连忙拍了拍顾川:
“川,你说话要小心点,这话在外面千万不能乱说。圆塔家族在落日城已经屹立数千个节气了。你妈妈,你奶奶,你奶奶的妈妈还没有迁来这片土地时,他们就在守卫落日城了!”
德先生也连忙道:
“这话千万不能在外面说。”
顾川这才意识到自己又犯了这介于封建与资本时期的社会的忌讳,连忙闭上嘴巴,说道:
“是的,是的。”
这时候,另一个人打开了门,把顾川吓了一跳,以为是圆塔家族知道他在诽谤了,要跨城执法了。
结果那人只是换了鞋子,小声地往屋里问道:
“是桐实和小川都在吗?”
“是的。”
德先生面带笑容,往外说。
这是德先生的妻子回来了。德先生的妻子是位温婉的女性,她盛情款待了桐实和顾川,对这两个年龄和她的儿子差不多的孩子就像母亲一样:
“小川要留下来吃饭吗?”
“不了。”顾川腼腆地答道,“天色不早,我还要赶回去哩。”
德先生靠在窗边往晷塔一看:
“确实是下班的时候了,也不要留小川了。他肯定有自己的生活的。”
那时候,夕阳已经逝去,古怪的树灯一一亮起来了,于是落日城的夜里漂浮着无数的光点,一直绵延到公民区的尽头、边民区的开始。
长长的夜路,顾川一个人独行远外。三楼的窗户里,德先生一边喝用蔬菜煮糊的浓汤,一边凝望窗外步行远去的顾川。
“今天,尾桐夫人托桐实带了什么消息来?”
德夫人问道。
德先生目光还盯着窗外,答道:
“尾桐夫人说内城几个家族,近期可能有斗争,叫我打听下圆塔家族的想法。”
“打听……应该还是件安全的事情。”
德夫人舒了一口气。
结果德先生的目光还在窗外,这就叫德夫人暗恼,又有点好笑:
“你这是在担心你的新助手吗?”
“他今天又说了很多话,让我有点好奇这孩子的想法。”
德先生转过头来,道。
接着他就把顾川这段时间说的许多话,和他偷听到的一些话都说给德夫人说了。
德夫人听后,露出沉思的表情:
“这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了。按他的话,我感觉他是做不长你的事业的,你又要教他许多新的东西……这样,我怕你过不了几个时节又要换人,要是换人,许多事情就要重新磨合,又要浪费时间。你向圆塔家族承诺过自己要尽快做完一切的。”
“是的。”
德先生又喝了一口浓汤。安稳的热汤直入肠胃,叫他在这寒夜里暖意融融。他说:
“不过首先呢,我们可以给年轻人多一点尝试和选择的机会。其次呢,我们能给出的待遇,确实没什么人会愿意来。来找到一个愿意来的已经不错了,先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