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属官封赏(2 / 2)
他原本就是统领王府卫队的郎将,等同于萧绍瑜的侍卫长,随着萧绍瑜就藩建军,统领中军的中直兵参军就应该由他出任。
州军与济阴、钟离、新昌三郡郡兵的整编,亦将提上日程,现在的萧绍瑜,可以名正言顺的改革州内军事,这是为了适应诸将官职的变迁。
此外,精兵路线的选择和对州内所有军队绝对领导的需要,遍布北徐的军事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出乎萧绍瑜意料的是,薛子都升任北徐司马后空出来的济阴司马,梁帝竟然委任给了冯国栋。
冯国栋原本是南兖州司马,因其违抗萧锋调令,梁帝将其贬为济阴司马。
为什么会是济阴司马呢?南梁有郡过百,能安置冯国栋的地方太多了。
返京前,御营御帐。
梁帝单独召见了冯国栋,并严厉训斥:“汝父豫宁伯,奉上能忠,有功不伐,抚人留爱,守边难犯,冯异、李牧不能过也。
可是,你都做了些什么?不明是非,违抗萧护军军令,险些致睢陵连同南康王陷于虏手,你对得起汝父的教诲么?!”
冯国栋是已故豫宁伯冯道根庶子,而冯道根乃梁帝倚重之大将,为人谨慎木讷、清贫淡泊,处事进退有度,治军严毅,为政清明,受举朝敬重。
梁帝是念在冯道根以往的功绩,才将冯国栋叫来训斥的,换作旁人,见不到梁帝不说,可不会仅是贬官这么简单,须知违抗军令是要论斩的。
而梁帝将其贬至萧绍瑜麾下,是希望他改过自新,像他父亲一样成长为南梁名将,辅佐萧绍瑜。
“若非南康王上疏力保于你,你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此去济阴,汝当发奋效父,朕将九郎的安危托付于你了。”
梁帝恩威并用,将活命之情算在了萧绍瑜的头上,如遭当头棒喝的冯国栋,知道自己之前走错了路,幡然悔悟。
“臣必洗心革面,不负陛下期许,不辱先父威名!”
军事改革兹事体大,屯田之政亦牵连甚广,萧绍瑜遂召集幕下重臣商议,广开言路,群策群力。
出席会议的除了李东阳和范雍,还有徐温、薛子都和随萧碧婷来到睢陵的周刚峰、厉维钧,新封的燕城伯柳世权也来了。
因为柳世权爵位高于诸人,且身负赞襄南康王军事之虚职,自然居于武将之首,范雍次之,薛子都再次之。
文官之首自然是南康王师徐温,李东阳次之,周刚峰、厉维钧再次之。
萧绍瑜首先开场:“蒙父皇厚望,本王领北徐一州,州内军政两务繁杂,千头万绪,还望诸位鼎力相助。”
诸官纷纷表态责无旁贷,萧绍瑜继续说道:“本王拟效济阴,整编州内所有军队,诸位有何良策?”
话音甫落,萧绍瑜便将目光集中到柳世权的身上,他想听听这位久镇北徐的边帅的意见。
《梁书·武帝纪》载曰:
高祖封赏帝幕下文官武将,帝召集幕下重臣议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