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商家云集(2 / 2)
“太好了!尽快给婉儿运过去一部分,让她着手宣传,另外行文诸县,将睢陵朱纸纳入官府采购,并确定为官府惟一喜庆用纸。”
这个好消息,萧绍瑜等了很久了,他同样特别兴奋,尤其是赶在了通商贸易启动之前,若是运作得当,完全可以加入通商贸易行列。
闻言,李景轩笑道:“婉儿那下官已经运过去一批了,漕运署所辖码头、码头货栈、各转运站,为营造喜庆气氛,皆以睢陵朱纸发布告示。”
“不错、不错。营造喜庆气氛,说得好,行文诸县:为营造互市通商启动喜庆气氛,郡内所有商家张贴用纸统一采买睢陵朱纸。
睢陵商家去睢陵书行采买,余县暂由县衙代售,价格务必统一。”
借鉴李景轩的做法,萧绍瑜直接普及全郡商家,营造喜庆气氛的同时,也是为睢陵朱纸造势宣传。
忽然,他低吟:“码头货栈?”他记得在漕运署的筹备规划中,没有提到过码头货栈。
见其流露疑惑,李景轩连忙解释:“王府拨给漕运署的筹备资金还有剩余,下官便在码头附近建了一批简易货栈。
下官是这么想的:若遇运力不足,大梁商家的贸易货物势必要排队等候船只,等候期间码头货栈可为其提供仓储服务。
魏国商家有可能存在现找买家的情况,在找到买家前,亦可将贸易货物存放在码头货栈,等待买家接货。”
经他一解释,萧绍瑜立刻了然,暗道自己怎么忘了这项业务,同时也对李景轩的用心极为满意。
“这件事你办得很好,目前码头货栈可仓储多少货物?”
“因为未经请示,王府又有着严格的预算制度,下官仅靠批复项目节省下来的资金,建的简易货栈,勉强可以满足500石货物仓储。”
受限于预算制度,李景轩能够自由调动的资金是极为有限的,500石的货物仓储规模虽小,却也着实不易。
萧绍瑜点点头,表示理解:“不管本王和东阳先生多忙,以后再有好的想法要及时沟通。
这样吧,按万石货物仓储规模,你尽快估算资金用度并草拟收费标准,上呈手本备案。
资金方面本王批了,并先行拨付100万钱作为启动资金,码头货栈即刻增建,这100万钱要算在码头货栈项目预算之内。”
对于勇于任事,还有能力的好同志,萧绍瑜不介意特事特办,为他们提供制度框架边缘的便捷方式。
当然,这种灵活处置方式,只能严格掌握在他的手中,否则制度便将遭受侵蚀,终将形同虚设。
得到萧绍瑜的肯定,李景轩深受鼓励,身上的干劲更足了,他趁势提出一个建议:
“殿下,下官不是负责接待各地商家咨询业务嘛,据下官观察,睢陵已是商家云集,而且会愈演愈烈,您看媚香楼和瑶音阁是否应该作出一些应对举措,抓住这个商机呢?”
《梁书·武帝纪》载曰:
秘书郎、王府侍郎李景轩勇于任事,所提码头货栈项目获帝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