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拉满运力(2 / 2)
正是因为忙于培训,宣讲大会后李逸便不处理预备役管理局的事务了,像组建税警总署,都是由范伯勋独立完成,李逸并未参与其中。
现在,已与元法僧父子和杨彦超分别保持秘密联络,仅靠李逸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向淮北派遣谍报小组已是迫在眉睫了。
若是秘密渠道始终保持畅通,杨彦超也就不会担着暴露的风险,一有变故就差人来睢陵了。
此外,在淮北尽早建立起谍报网,便于萧绍瑜展开军事行动,通过对商业情报的收集,也有利于济阴产业发展、贸易获利。
萧绍瑜想了想,说道:“有些东西光教是不行的,要在实践中摸索、精通,本王再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按计划行动。”
“标下记住了。”李逸领命。
计划中有一项特别任务,谍报组在淮北站稳脚跟后,秘密执行走私任务。
萧绍瑜不能单纯依靠元法僧父子和杨彦超这两条线,他必须在淮北拥有自己绝对掌控的力量,并渗透进官商军等方方面面。
一旦那两条线有变,或者合作不积极,也好由自己人填补这块空白。
这时,在李景轩的陪同下,结束密谈的李东阳来到厅前。
见萧绍瑜朝他招手,李东阳父子二人联袂入厅,李东阳说道:“殿下,事情已经清楚了,是魏国徐州州府禁止了耕牛贸易。”
竟然是元法僧搞的鬼!
闻言,萧绍瑜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难道本王与杨彦超的关系,被元法僧知道了。
仔细想想,他又觉得不太可能。
此刻,元沐父子已被调回洛阳,杨彦超却是原职留任徐州,萧绍瑜觉得元法僧单纯针对杨彦超的可能性更大。
二人之间存在矛盾对萧绍瑜有利的,他不可能跟元法僧通通气,请其高抬贵手,那样等于自爆与杨彦超的关系,甚至二人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关系化解了矛盾。
萧绍瑜问道:“已经收购多少了?”
“近2000头。”
虽然杨彦超刚返回淮北不久,但他早已命心腹传书家中。
那时,元法僧尚未到徐州任职,杨彦超在徐州还是有很强号召力的,收购近2000头并非难事。
这批耕牛对屯田堡至关重要,正常通商途径走不通,那便只能走私了,萧绍瑜下定决心,一定要将之运回来。
“约定好时间,届时漕运署船只全部出动,一次性运回来!”
正式通商尚未启动,萧绍瑜就要将漕运署运力拉满,大搞官方走私。
《梁书·武帝纪》载曰:
互市通商正式启动前夕,漕运署准备检验最大运力是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