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设宴相庆(2 / 2)
自汉以下,历朝皆以孝治天下,南梁亦然,公关孝子形象便是积淀人望,抢占舆论高地。
萧绍瑜再次举杯,展现君子风度,谦虚推功:“仰父皇天威,徐詹事殚精竭虑,于新约之签订可称居功至伟。诸位,同敬徐詹事。”
徐温忙摆手推辞:“尽人臣之本分,签新约之伟功,实非殿下莫属,本官不过尊王命行事尔,请同敬殿下。”
二人互谦,风度皆君子,同桌诸人却是莫衷一是,不知究竟敬谁为好,略有尴尬。
精于人情世故的刘广升,丰腴圆润的白面笑如春花绽放,举杯说道:“殿下掌控全局,徐詹事运筹帷幄,陆游击据理力争,皆新约签订之功臣,我等理当同敬三位。”
少许尴尬化于无形,还捎带着捧了一下陆子瑰,诸人举杯同饮,气氛愈发融洽。
放下酒杯,徐温看了一眼陌生的刘广升,问道:“殿下,请问这位兄台如何称呼?”
萧绍瑜歉然一笑:“是本王疏忽了,本王正式介绍一下,这位是王府参军、现任济阴税官刘参军,同时也是本郡望族刘氏家主。
此番国战,刘参军仗义疏财,鼎立支持本王抗击魏军,实睢陵保卫战的幕后功臣。”
萧绍瑜不吝溢美之词,助力刘广升个人形象公关,他是萧绍瑜处理济阴士族事务的核心骨干,捧一捧是应该的。
刘广升毕竟曾是太子门人,熟知徐温是何许人也,遂不敢造次,谦虚得有些谦卑:“殿下谬赞,下官仅是略尽绵薄之力,久闻徐詹事大名,今日有缘一见,实下官三生之幸,此杯我干了,您随意。”
徐温恍然,他没想到太子弃卒竟能入萧绍瑜幕府,看样子地位还不低,这至少说明萧绍瑜气量之宏大远在太子之上。
须知容人难,容敌人更难,化敌为己用则是难中之难,此非常人可为之矣。
自知已是内定的南康王师,徐温自然要处理好与南康嫡系的关系,刘广升的过往不宜揭破,只管表达友好之意:“殿下治军理交皆重务实,刘参军不必过谦,本官与你同饮。”
说着,徐温起身,与刘广升碰杯而饮,可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
由太子詹事之职可知,徐温是梁帝留给继任者的栋梁之臣,即便刘广升未与太子交恶,亦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下官荣幸之至,徐詹事请。”
刘广升谦卑依旧,他不奢望徐温能在太子驾前为其美言,他明白有些事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故他对徐温的谦卑,完全是在配合萧绍瑜。
待二人重新落座,萧绍瑜一指刘广升旁边的吴良,介绍道:“这位是王府参军、济阴吴氏家主吴参军,本王能在济阴立足,离不开吴参军的支持。”
比之刘广升,吴良的身份与徐温差距就更大了,对徐温的了解也远不如刘广升,他谦卑更甚:“下官敬徐詹事。”
其他人便无须介绍了,彼此不是相识就是闻名,林瑶仙和陆子瑰还是姐弟呢。
萧绍瑜再次提起酒杯:“行刺风波能够有惊无险,妥善解决,未对新约签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本王必须郑重感谢林堂主。”
若无林逍,赵乾坤不可能轻松被擒,一旦赵乾坤避难青岚宗,行刺风波便注定成为一个污点,萧绍瑜势必要在新约条款上作出让步。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设宴,庆《普通新约》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