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成立济阴军统帅部(1 / 2)
第274章 成立济阴军统帅部
帐内诸将皆勇猛善战,本性亦纯良,骤闻萧绍瑜之言,一时接受不了也属正常。
其实,在后世儒家文化兴盛的朝代,文官多是科举考出来的,于儒学一道皆可称饱学之士,他们对孙子的“兵者诡道”是有过严重抨击的,因为这与宣扬“诚”的儒家思想是相悖的。
但是,萧绍瑜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对诸将解释道:“传统道德和儒家文化所宣扬的‘诚’是没有错的,它适用于人民内部,也就是国内人与人往来的道德准绳。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残酷的,行“兵者诡道”意在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胜利,须知我济阴军重视每一名战士的生命,本王不允许我的战士倒在敌人的诡计之下。
为了胜利,为了战友,对敌人冷酷就是对自己善良!”
鞭辟入里、有血有肉的剖析,使诸将转换了思路,跳出了本性的桎梏,敞开了视野。
长篇大论后,萧绍瑜感到口干舌燥,啜了一口茶汤,举例补充:“比如刚刚结束这场战斗,和议正在进行,梁魏两军也处于停战期,元法僧率军偷渡淮水通知我方了么?这算不算欺骗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魏方就是要用和议迷惑我方,给元法僧创造奔袭的良机,这就是兵者诡道。
今时是我济阴军上下英勇奋战,奏得凯歌还,一举击溃了魏方阴谋,然若元法僧奔袭成功了呢?
又有谁会在意欺诈之术,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所以,本王要求你们:对战友讲诚,对本王讲忠,对敌人无所不用其极,一切为了胜利!”
铁一般的事实摆在眼前,诸将彻底放下了心中的道德包袱,他们被萧绍瑜的激情深深感染,挥舞着拳头回应着:“一切为了胜利!”
实际上,萧绍瑜相当于实操了一回政治思想疏导,他这个政治训导处的处长还是极为称职的。
而且给诸将留下了深刻印象:殿下理论素养精深,讲话入木三分,实我辈学习之楷模。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萧绍瑜博古通今,远见卓识确有高人一等之处。
范雍亦是听得频频颔首,没想到萧绍瑜能将有点下三滥之嫌的欺诈,讲得如此大义凛然,不得不暗道一声佩服。
见萧绍瑜讲透了,正在饮茶,他遂谏言:“殿下,下官建议睢陵军校尽快复课,虽说第一期是短期速成培训,然没有半年时间是达不到培训效果的。”
范雍这个建议说到点子上了,抓军事首先要抓好将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萧绍瑜走精兵路线,除了人口少、财力疲敝外,缺乏足够数量的优秀将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睢陵军校所承担的使命,就是为济阴军源源不断的输送合格的军事将领,至于优秀,那只能靠战争去筛选了。
萧绍瑜放下茶盏,当即表态:“以睢陵军校的名义,发函全军,睢陵军校明日复课,学习安排如前。
此外,即刻成立济阴军统帅部,鉴于现有编制规模,统帅部暂定为师级,下辖近卫第1团、济阴现役第1团。
本王亲任师长兼师政委,舅舅你以王府司马之职出任副师长,协助本王统帅全师。”
为了进一步增强与济阴军的血肉联系,也是为了打造一条属于济阴军的将领上升通道,萧绍瑜决定在团级之上设置师级统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