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坏师叔(2 / 2)
东宫,昭明殿。
“可恶!袁太傅太不识抬举了!”
太子以掌击案,震荡得笔架摇晃,墨池里墨汁飞溅,御案明黄锦缎之上散落墨迹一片。
他本指望,由袁安平代百官上承劝进表,效法梁帝。
可是,袁安平非但病情未见好转,还将周刚峰、厉维钧强行留府,太子已有怀疑。
如今登基前的准备已然只差临门一脚,偏偏在袁安平这出了岔子,太子焉能不怒。
谢韬初回建康、周刚峰主动投效那会儿,他还等得起。
然而此时的建康城内,“谢宣怀通敌,妄图弑君”的小道消息已是传得沸沸扬扬,妇孺皆知。
深知消息真伪的他,已然不能再等下去了,惟恐迟则生变。
“太子殿下,劝进一事并非袁太傅不可,临川王也是合适的人选,问题还是出在袁昂身上。”
官居中书令的刘广博,对太子的失态能够理解,他语气平和地分析着。
他是希望太子尽快登基的,好以新君之威弹压舆论。
否则任由“谣言”之火肆虐,难免会烧到主谋刘皇后的身上,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袁昂乃袁安平之弟,官拜中书监,手握中书省大权,稳稳压了刘广博一头。
袁昂若从中作梗,新君登基诏书便无法发出,太子自然无法号令全国,其令不出建康。
刘广博已着人暗示过他,晓以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
然而袁昂可是不惧权贵的正直之臣,每一次都是当面严词拒绝:
“陛下犹在,岂容僭越?!”
袁氏兄弟一软一硬,立场却是一致的,都是梁帝的坚定拥护者。
其实,袁安平托病婉拒,在于一个“拖”字。
袁昂严词拒绝,则是拖无可拖,必须表态并阻止太子的僭越行为。
若是仍能拖下去,相信他会选择和其兄一样的曲线策略,毕竟硬抗的代价太大。
“尚书令一职不是空出来了么,晋升袁昂尚书令。”
太子阴恻恻地说。
尚书令虽尊,却权在统领国政,无发布诏书之权。
太子欲将袁昂调出中书省,中书省大权便落入刘广博手中,新君登基诏书发布全国自然不再是问题。
“他还兼领丹阳尹,最好免了此职。”
刘广博提醒太子。
袁昂升任尚书令,他是不介意的,待太子坐稳帝位,再寻个由头撤了便是。
丹阳尹一职则不同,梁都建康便坐落于丹阳郡,京畿军权乃由中领军、中护军、丹阳尹分掌。
丹阳尹所掌虽属郡兵,然在中领军、中护军同率京营主力出战的情况下,其军权可谓举足轻重。
不将此军权握在手中,太子登基便仍有变数。
“那便免......”
太子意识到丹阳尹一职的重要性,正欲准刘广博所奏,话到一半,却被一声突兀的沉喝打断。
“不可!”
“什么人?!”
太子勃然大怒。
这里可是东宫昭明殿,是他的地盘,何人胆敢喧哗。
举目循声望去,只见殿门并无开合,一道虚影凭空闪现。
随着虚影朝殿内走来,真身渐渐浮现,那是一个道骨仙风、腰悬宝剑的道长。
“顾宗主?!”
太子神色大变,惊呼,来人竟然是青岚宗宗主顾青岚。
《梁书·武帝纪》载曰:
受帝所请,后与晋陵郡主联袂协助南康王长史李公东阳,警卫魏国使团。
庶人琰欲明升实夺中书监、丹阳尹袁昂之权,以备僭越登基,为国教青岚宗宗主顾青岚所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