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楚人!绝不退缩(1 / 2)
在人心方面,昭雎显然是要强于屈原,仅仅只用三问,便是改变了南太后的心意。
南太后望着景鲤,面露不悦:“令尹执掌国事,对那上庸战事,可是知晓?”
景鲤望昭雎一眼,虎目中似有阴沉:“启禀大王太后,每日都有军中呈报于老臣处,老臣虽不敢说是了如指掌,但也是清清楚楚。”
“好,那老妇人再问令尹,既是我楚国军力大胜于秦,如何谈败?”
面对此问,景鲤却也不急,只是略一思忖后,便朗声说了起来。
“启禀大王太后,能谋百里者,必能看千里,老臣所谋不为今朝,而在于往后。一则,秦军势强,此天下公认,曾以一国而抗六国,杀得六国大败而归。二则,秦人方今起兵不过二十万,国中还有其余二十万整装待发,随时可奔赴上庸。三则,郧西之地,紧邻汉水,郧西一破,我楚军则无险可守,往下一路平川,可至鄢郢之地,大王危矣,太后危矣。老臣还有四则,今朝我楚军虽盛,但俱是布防于山中,被秦人所困,若想回援,绝无可能。”
“老臣所云,皆是为楚所虑,为大王与太后所虑,我兵虽多,但却无一用,我将虽广,却救不了大王,大王太后不谋军事,不知其威,胜负乃是瞬息之间尔,老臣远的不说,就说郧西大军顺流而下,五日可至鄢城,七日可至郢都也,与其失地千里,倒不如与秦求和!”
教景鲤这一番分析,倒是让熊横想明白了一件事,鄢郢之战中,白起能那么容易就攻破楚国两都,与楚国国内不抵抗也是有关系的。
鄢城还好,守了一阵,郢都直接就落荒而逃,从这之后,巫郡黔中轻而易举被秦国所得,天下其三,秦军一举占其二,要不是送分送得这么快,秦国一统天下还要多费些时间呢。
“哼,我倒是想问问,令尹到底是秦人,还是我楚人,到底是食秦人之粟,还是食我秦之稻,又或者是楚人食秦粟,为其所谋?”
能如此质问者,唯有左徒屈原是也。
老令尹面带阴沉,遇到任何事他都可以笑呵呵的,将心中的怒火压下去,唯有面对屈原时,他十分地憎恨。
这全是因为在他执掌国政这二十年中,唯有左徒屈原让他难忘。
“老夫生在楚国,一生为楚人,倒是左徒曾为秦惠王之上卿,不知左徒到底是在置我楚国于死地,还是要与秦人对抗到底?”
闻之此言,屈原大笑:“昔年,有我楚王槐合纵而攻秦,大破武关,陈兵蓝田,咸阳已然在望,威震天下,可秦人是如何做的?”
“哼,我来告诉令尹,直到这时,秦人都未动过投降的念头,还有源源不断的关中人从四面八方而来,要与国度共存亡,就在这誓死之战,竟是大破联军,让此次伐秦失败,令尹既然如此推崇于秦,那何不在此时,也学学秦人是如何抵御外敌的,更何况……”
屈原说到这里,抬手望向上首楚王与南太后:“更何况我今日之楚国,比之那日之秦人,有太多胜算也。”
“启禀大王太后,臣以为此战我楚必胜,秦人已是强弩之末,不敢再战,因此便以这司马错奇袭之策,配合上这韩人为使者,让我楚在大胜之时,向其投降,可真是无稽之谈也。”
“再者,此番秦人说客,为何不派遣秦人自己来,反而让韩人来,这全是因为秦人使者来一个,我楚国就扣押一个,如此令秦人畏惧也,由此可见,秦也怕楚耶!”
屈原话落,场中有不少楚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是的,楚人连番扣下秦国使者,秦人也会害怕。
“大王太后,臣昭雎也以为此。”
“大王,臣郑介愿意为楚而战。”
……
当楚国朝堂上,一个个抗秦的臣子站出来的时候,景鲤的面色勃然一边,再看到郑介时,他流露出一丝的颓败。
诚然,他是楚国的令尹,他有五子,俱是在朝中为官,鄢城将军景华、郊尹景塬……还有那裨将景盛,也为义子,出自在朝堂上还有许多的臣子,都站在他这一边,在他的封地中,他还有这许多的私兵,为他效力。
可今日……
不知是为何,他竟有一种颓败感,似乎楚国朝堂上的风向,已经变得他有些不认识了。
景鲤终究只是动了动嘴皮子,没有再说话。
就连站在不远处的尚靳在望着他时,他也装作没有看见。
“启禀楚王,外臣如今就唯有一问,秦人郧西之君不日便可南下,楚王该做何思?”
问话者,正是韩使者尚靳。
秦军南下,不过是个噱头,恐怕他司马错心中也很清楚,过不了几日就得退回去,否则就真成了孤军深入了,何况区区几万人,还真能来攻城而已,楚国的主力却依旧还在呢。
“母后方才已经给过使者回答了,莫非使者你没听懂?”
楚王又开始打哑谜了。
尚靳神色微微一愣:“不知太后所云何?”
“哈哈,孙子有云,五则攻之,十则围之,我鄢城有将军景华镇守,其麾下虽仅有大军一万,但鄢城可有我楚人数十万,三日之内便可有十万大军,不知那司马错可否有大军百万,不,是五十万吗?”
白起能破鄢城,乃是用了水攻。
在鄢城西侧的山上蓄水,之后突然放水,冲垮了城墙,致使城中军民死伤无数,纵然司马错可以想到这样的主意,那兵力也是不够的。
话至此处,尚靳在看景鲤一眼,心中已然知晓,和秦之事,必然是说不下去了,至始至终,他甚至连秦国的条件都没有说出来,因为楚人压根就没给他这个机会,一副要与秦人奋战到底的趋势。
“如此说来,楚国上下,是不与秦谋呢?”
楚王笑笑不语,而是问向身边的南太后:“母后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