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废除祖制(1 / 2)
这时候所有人都已经明白贺小安到底在说什么,可却没有一个人明白,她到底在为谁说话。皇长子?亦或者是在场别的什么人。
只有魏帝依旧是不动声色,甚至脸上还有些轻松的神色,这本是他的噩梦,也是他的逆鳞。当年他自己便是这杀母立子祖制的受害人,他没能救下自己的母亲,为此他一面自责,却又害怕先帝的责骂,负气偷偷离开了皇宫。在外游离了三个月,不敢回宫。
若不是清河王骑兵造反,带兵攻入了皇城,而身为太子的魏帝,从京郊一路号召各路将士勤王剿灭叛徒。才让他重新继承了魏国的帝位,也许他就如自己的儿子一般,选择了放逐自己在江湖,做一个布衣百姓。
他们的性格是多么的相似啊,在魏帝的心中,所有的儿子大概都比不上拓跋焘在他心中的位置。这个儿子曾经是他一手教他读书识字,骑马射箭的。他将魏国的江山社稷都寄托在他身上,可他太要强了,性格太倔强了。誓言要与这祖制抗争到底,可以负气出走十三年,不回都城,魏帝心中的愤懑与无奈,从不曾对人提及。
“你说是朕将逼着自己的儿子变成恶人,那我问问你们,若真有一天,你们中的人有机会继承大统,你们会杀了朕的皇后吗?”
拨浪鼓一样的摇头,所有的皇子。
“皇后娘娘是中宫,也是我们的嫡母,儿子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最先表态的是四皇子拓跋范。
“儿臣也不会。”拓跋健口气坚定的回答道。
这两个人,贺小安也是相信他们的,拓跋范心底善良,贺小安早就从他的一言一行中看出来了。而拓跋健的母妃早亡,不会面对这样的选择。贺小安瞧着魏帝的表情,也是似乎也是同样看待这两个人的。
然后就是其他人纷纷表态,拓跋崇未将自己当做皇子,自然是什么话都没说,他只是会时不时看一眼贺小安,看看她还有多少惊人的举动。
“我的儿子们都说自己不会弑母,朕也是相信他们的。但……”魏帝再次望向众人,“他们却是个个都想要继承大统的,所以这不孝子的罪名却也成立。贺兰姑娘,你可有什么法子?”
魏帝目光如炬,望着贺小安,在寻求她的意见。
二人对视了三秒,贺小安突然心领神会,魏帝果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从前站在大殿上,她总能猜透宋帝刘义隆在想什么,可魏帝的心思想法,却是难以琢磨的。
“杀母立子这一传统,始于西汉王朝,汉武帝刘彻晚年杀死太子戾,要立六岁的刘佛陵为帝,杀了钩弋夫人。乃是担心母壮而子少,外戚干政。但这做法,实在是妄为伦常,毫无人性。且不说这样的方法是否真的能阻止江山不落入外姓人手中,单是君王必须先割舍骨肉亲情这一条,要过这一关,只怕是多少人都做不到的。当年皇长子是陛下您最优秀的儿子,也无法做到割舍骨肉亲情,而放弃了皇位继承,逼得他远走边境。立下永世不回都城的誓言,只为了保住他母妃的性命。陛下固然气他不顾家国大义,可若他真的做到了灭情绝性,就真的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吗?”
杜夫人听到此处不觉已经泪流满面,其实她可以去死,可是她也依然记得她的儿子跪在她面前时,乞求的那些话。“母亲必须好好活着,否则我这一生都不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