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清算行动(1 / 2)
金秋九月,朝中再发生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一品大将军檀道济回到都城,路上抓获了一批流匪,这些流匪为求保命,说出两年前受中书令大人傅亮的指派刺杀了庐陵王。
檀道济在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弹劾,傅亮随后被收监定罪,于九月初五斩于东门菜市口,其满门皆获罪。
有个小插曲,抄家之前但却因提前走漏了消息,致使他的三个儿子逃出了都城。
幸运的是,傅亮之罪却并未株连家族,也算是刘义隆手下留情。甚至最后他也没有去追查这消息是如何走漏的。
只有贺小安想起那一幕,依旧会觉得心有余悸,傅亮曾经卖过一个人情给贺小安。即便当初他的目的也不单纯,可贺小安对于傅亮这个人也不反感。能救一个算一个吧,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这次祸事。所以她派人将消息传入了傅府,得以让傅亮的后人都幸免于难。
傅亮死后半个月,谢晦在江陵郡起兵造反。朝廷派大将檀道济率领六万大军前去攻打谢晦,听闻战场凶险,而江陵郡中多皇帝刘义隆的旧部,有位将领不听谢晦调遣反而调转枪头加入勤王之师。谢晦腹背受敌,毫无战斗力,一路溃败最终被擒。
九月底,谢晦被押入都城关进监牢,其谢氏三族,全都因此获罪。男丁皆获死罪,女眷为奴。
这些天,贺小安一直有些心神不宁,谋逆是死罪,谢晦起兵造反,就等同于将自己逼上绝路。若当初,真如刘义隆所说,谢晦既不是政变的主谋,却被牵连的最多,下场也最惨。
这政治格局里,有许多贺小安看不懂的东西,这样算不算真的复仇了?
但她依旧很佩服徐氏一族的果决,在陛下发难前抓住了太后和武英王这棵救命稻草。因此徐羡之也从那场清算之中成功摘清了自己,在谢晦被杀之后的一个月,徐羡之迎娶祈云君主。笼罩在阴云之中的皇城,总算是因为这装喜事而重新雨过天晴。
陛下赐来重礼,司空府的恩宠并未因两大辅臣谋反以及刺杀皇子一事受到影响,反而是更加的受到重用了。
都城的局势,瞬息万变,从贺小安踏足都城的那一天起,这宋国最动荡的朝局总算是迎来了转机。
刘义隆下诏派使臣巡行四方,整顿地方吏治,并出台政策体恤孤寡老人,由朝廷出资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宋国的国政得以恢复。而刘义隆却再未传召过贺小安,这位从前在陛下御书房随意出入的都城第一才女,终归在一系列变化之后寂寂无名。人们甚至开始忘记她从前同司空大人交好的事情,这两人往后也并无太多来往。
金陵味轩的生意却也并未受到影响,毕竟它的环境、菜品以及服务都是整座皇城的风向标。
过了冬至,建康城下了第一场雪,这是景穆有记忆里来,第一次见过下雪,自然是很兴奋。贺小安带着他在天渊池附近玩雪,这种事情恐怕也只有贺小安会做了。她对景穆的教导,更多的时候是陪着他一起去体验,陪他玩。她希望给他一个快乐而无拘无束的童年。
“景穆又长高了不少。”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天渊池的侧门处传来。
贺小安转过身,景穆已经兴奋的奔跑了过去。
“夜叔叔”
夜流觞蹲下身子,景穆便扑倒在他怀里,这两个人一向感情不错。除了欣儿,夜流觞大概是陪过景穆最多的人,在孩子的心里,谁对他好,他就跟谁亲近。
“景穆,快下来,在傅统领面前不可如此无礼。”
贺小安轻声责备道。
然而这两个人都不理会她,只自顾自的聊天,打闹。贺小安也没办法,这禁军统领有时候也像个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