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徐氏酒楼(1 / 2)
贺小安已经回到了主街上,送出去了这封信,她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商队往返两国少则三月,长则半年。这是一件漫长的事情,需要耐心等待。
也许半年之后,夏国与魏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魏焘收到这封信,就会赶来宋国。说好要一起看遍万里河山的誓言,依旧历历在目。
古老的南京城,六朝古都,正以贺小安从未见过的面目呈现着。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车水马龙,临街的铺子卖着热腾腾的蒸糕,一切都很缓慢的行动着。连同日子都过得很慢,阳光透露出暖意,一切如梦一般。贺小安不禁看得有些痴了,自己有多久没有这样悠闲的看着闹市和暖阳。
“贺姑娘在看什么?”徐羡之走上前问道。
“羡之兄来了”贺小安回过神来。
“这条街巷,虽然比不上秦淮河、京城热闹,但也别有一番趣味。旁边的酒楼刚好可以看到后湖的美景,我们不如先去吃点东西吧。”
“好啊,羡之兄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理应请你吃顿饭是。今日就让我做东吧。”
“那可不行,我是酒楼的少东家,当然应该是我做东了,哪里要姑娘你来请客了。”
贺小安推辞不过,也只得依了徐羡之的,毕竟拥有整条繁华街区的富二代也不差这点钱。贺小安有一种和王思聪做朋友的感觉,内心一阵窃喜。
三人入内,就被带入了二楼的雅间,用珠帘与大厅隔开,窗外不仅可以看到后湖的街景,也能看到正街的人来人往。
酒楼的大厅相当的热闹,这酒楼虽然是徐氏的产业,但是却开个鱼龙混杂的闹市。所以他的客人也是市井百姓、江湖游侠、落魄书生居多。达官贵人是不会来这里的。
这个酒楼对于徐氏家族来说,赚钱不是目的。庞大的情报网,这里的消息通常比都城其他地方要来得快。连刘义隆初来都城都知道,徐氏一族擅长与市井百姓打交道。根基极其深厚。
二楼雅间的一旁,坐着一位穿着黑色粗布衣带着斗笠的男子。这天气戴斗笠,自然是很抢眼的,虽然他一直在保持着低调。可还是引起了有心之人的注意。
从他身边经过时,徐羡之一眼就注意到了他,那戴斗笠的男子手里握着一把剑。上好的青钢剑,只看那剑就知道他功夫应该不低。
斗笠遮住了他的脸,也自然是看不清他的表情。贺小安拉开珠帘,偷看了一眼,那男子下意识的侧了一下身。可贺小安却依旧留意到那把剑有些眼熟,剑柄处刻着一朵云的图案。
“看什么?”徐羡之问道。
贺小安放下珠帘,回到座位上,笑着道:“外面坐着一位戴斗笠的男子,觉得他的装扮好生奇怪。秋天的江南,雨水并不多。很少见到人戴着斗笠的。”
“也许他只是不想让人看见他的脸吧。江湖剑客,总有很多癖好。没什么好奇怪的。”徐羡之却坦然得多,见多了江湖侠客,也不觉得奇怪。但他心里还是留意了这个人。
“那就更奇怪了,既然想要低调,又为何要来鱼龙混杂的酒楼呢。这样不是更容易暴露自己。”
“也许,他是来打探消息的。在整个都城,所有的消息都会汇集在这里。”檀演接着说道。
“你还知道这个?”徐羡之有些惊讶,想不到小小年纪的檀演,倒是有些大人模样。
“听人说起过,大家都说都城里,司空大人的眼线是最多的,这徐氏的酒楼便是消息最多的地方。”檀演答道。
徐羡之笑了笑,并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