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魏国使臣(2 / 2)
他望着眼前的这一群人,丝毫没有惊讶之色,只是对着贺小安道:“娘子,你先回房里去吧。这里我来处理。”
贺小安便乖巧的回到二楼的卧房,有魏焘在,她便乐得清净,她本来也不擅长这种待人接物。
这时阿骆也从山里回来,她早发现山里来了人,便匆忙的赶了回来。她一眼就认出了朝廷来的使臣,但依旧是表情漠然走上前。魏焘轻声对她说道:“进去陪着少夫人,无事不要下楼。”阿骆领会他的意思,便同贺小安一起退去。
“微臣张嵩拜见泰平王”为首的男人率先施礼,众人跟着一起跪了下去。贺小安若看见自己相公被这么多人跪拜的场景一定会吓到。
“原来是张大人,快快免礼平身。”魏焘覆手站立在门前,对着张嵩说道。
“谢王爷”
于是众人方起身。
“这寒冬腊月,朔北郡雪路难行,大人你怎么来了?”
“微臣奉陛下之命,为泰平王送来新春年礼。”说罢,他指着身后的两人抬着一个大箱子上前,这里是西秦皇帝进贡的香料饰品,这一箱是朝廷进贡的江南丝绸布料,这一箱是宫廷御酒陛下亲赐的,还有这些……”张嵩如数家珍。
却被魏焘打断了,“张大人不必再报了,我一直在边境征战,朔北虽然疾苦,但也衣食无忧。我已经习惯与战士们同吃同住,父皇是知道的。今日送来如此多的名贵物品,怕是用不上了。”
“王爷您误会了,这些东西是陛下不是给您的,而是赐给刚刚那位少夫人。”张嵩谄媚的说道。
魏焘心已了然,看来崔浩回帝都已将自己与贺小安的事情禀报给了父皇。他不知道这件事情在宫里是否引起了什么动荡,心里有些怪崔浩的多事。后又转念一想,自己早已通过书信将贺小安的事情告诉了母亲,也许是自己的母亲迫切的希望自己早日成亲,所以求了父皇的恩赐。
小年之后的这一场赐礼,由朝廷左丞相张嵩亲自作为使臣前来。虽然没有陛下正式的旨意,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代表了朝廷认可了贺小安的存在。这些年魏焘战功累累,金银钱帛、权势地位,都非他所愿。所以陛下这一次如此主动的投其所好,陛下比谁都了解自己的儿子,知道他心里的骄傲与坚持。
“大人既然来了,我刚好也有要事需要奏请父皇,不如就劳烦张大人替我顺道呈给父皇。”
“这是自然,微臣临行前杜大人也曾嘱咐我带几句话与王爷。”
“大人请讲”魏焘知道张嵩口中的杜大人就是指自己的舅舅,舅舅说的话也就是代表着他母亲的意思。
“杜大人告诉微臣说王爷您是个骄傲的人,不愿意低头。这些年朝野上下,无人不知道这魏国的江山,北境百姓的安宁都是王爷您凭着一腔热血在守护。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魏国。但是杜大人希望您,能替自己考虑考虑。你若想娶贺姑娘,就主动请旨陛下,请求他赐封贺姑娘为您的夫人。杜大人知道你不会愿意这样做,所以特意让我来告诉你,要为子孙后代考虑。”
“舅舅的意思,我明白了。可是他误会了,我并不想让贺姑娘成为我的妾室或者是妃子。她将会成为泰平王妃,我拓跋焘唯一的女人。”
张嵩一时之间,接不上话,显得有些窘态。他实在没有料到,权侵朝野的泰平王,赫赫战功的北魏皇长子,封疆朔北的大将军,竟然要娶一个乡野女子为妻。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件事情若是陛下知道了一定会大发雷霆。皇子们的婚姻从来都由不得自己做主,若有自己喜欢的女子让她做个妾室陪伴在身边岂不是两全其美?泰平王的乖张叛逆,张嵩这次亲自来朔北得到了验证。
“我已经拟好了家书,具体的事情,我会向父皇说明白。大人不用为难,我刚刚的话该如何回禀圣听。”魏焘看穿了张嵩的心思说道。
“只是家书?”张嵩小心翼翼的问道。
“没错,只是一个儿子写给父亲母亲的家书。告诉他们远在边疆的儿子春天的时候就要娶亲了,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喜悦。你只需要如实禀报就行”魏焘将怀里的密封书信拿出来递给过去。
张嵩双手接过去,并言辞恳切的说道“微臣明白了,一定会将书信面呈陛下。”
“此去平城路途遥远,马上就要过年了,我就不留大人您了。”魏焘结束了这一场谈话,也不曾请张嵩进去喝杯茶。
“即使如此,微臣一定不辱使命,完成王爷所托之事。”张嵩起身告辞,身后众人将所有大箱子抬进屋内便一同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