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制盐之术(1 / 2)
第二日清晨,魏焘等人告别了绿洲的牧民他们继续往西出发,西行的道路不平,没有了官道。马车行进不便,他们便弃了马车换了马匹骑行,走上了张骞出使的丝绸之路,沿途经过了几个小小的绿洲。每个地方的牧民服饰语言都不尽相同。
又过来一日,在快到晌午的时候,他们经过了一片盐碱湖。
“公子,你看那湖上面,有白色的亮晶晶的冰条呀。”里娜最先发出了叫声,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向不远处的湖面,上面确实结着白色的亮条。
“这个季节湖面哪里会结冰呢”魏焘皱着眉道,他也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这个不是冰条”贺小安说道,众人望向她,于是她便将盐碱湖的情况说与了众人。
“在西部地区有很多的盐碱湖,湖水里有大量的盐和纯碱。夏季高温的时候,把湖水引到地面可以晒盐,这盐是可以食用的,只不过需要将里面的碱分离出来。”
“那么碱如何可以分离出来?”魏焘问。
“这个也很简单,可以利用温度差。盐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的变化不大,但是碱随着温度变化很大。当季节从夏天到冬天,随着盐碱湖水的变化温度的下降,纯碱的溶度就变低,这样慢慢的纯碱的晶体就从湖水中聚结在一起,浮出水面。就像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上面的那些亮晶晶的东西便是纯碱。牧民只需要在冬天湖面结冰前,将这些纯碱的结晶从湖里捞起来,夏季再利用高温晒盐,这些盐的杂质就会很少,可以达到食用的标准了。”
“安安姐,你是我见过最博学的女子,为何你连怎么制盐都懂?”里娜满眼的羡慕之色。
“这些都是学堂里,先生教的”贺小安笑着答道,其实不然,作为一个导游,盐碱湖的基本知识她曾无数次告诉游客。
“我想这里的牧民一定还不知道怎么晒盐,对于游牧民族来说,盐也是稀缺金贵的东西呢。”贺小安感叹道,她在想要找个时间,将晒盐的方法告诉盐湖附近的牧民。
经过盐湖后,一行人继续上路,“安安姐,你饿吗?不知道前面还有多远才能到下一个居住地,能看到牧民。”里娜说道。
“前面有很多在吃草的绵羊,这里应该有人在放牧,我去问问”阿骆回答道,她瞪着马蹄,拍着马的后背,慢慢朝着一片小山坡走去,山坡的背面常年光照绿草如茵,一群白色的羊正在啃草。大概是因为靠近盐碱湖的原因,这里的草比一般的地方要绿,可能还带着咸味,因此这些羊啃得正欢。
一个少年躺在草丛里,绿草几乎淹没了他的身体,阿骆走进才发现他。他的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正在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少年仰着头,也发现了阿骆,他在草地里翻滚了一个圈,然后爬起来,他的脸被西北的风刮的通红,典型的草原牧民家的孩子。
“你好,我们要去掖庭城,请问此去还有多少路程?”阿骆问道。
“你们要去掖庭城啊,由此前往,大约还有两三日路程。”少年有一双机警的眼睛,他打量着眼前的陌生人,然后回过头又看到另外几个人骑着马站在他身后。他慢慢的退后,走到自己的小马身边。
一匹红棕色的小马,背上驮着水壶和装食物的布袋,还有一把弓箭,少年手里握着弓箭。显然此刻他有些紧张。
贺小安见状,率先从马上跳下去,走到少年身边。她对着少年露出和善的笑容,“你别怕,我们不是坏人,只是途径此地要去北凉的都城”贺小安说道,少年的眼睛却转而盯着魏焘,大概是这个身材魁梧的男子才让他产生惧怕吧。
“小子,你的马不错,可弓箭却不行,这种弓弦力道太小,伤不了人。”魏焘无情的点破他心里的想法。
少年与魏焘对视了几秒,然后他泄气了,他知道他打不过眼前这个男人,他将弓箭放回马背上。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你家在这附近吗?”贺小安问道。大概是因为贺小安看起来比较亲切,少年也对她放下了防备。
“我叫牧健,放牧的牧,身体康健的健,过了年就满十二岁。”这个叫牧健的少年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