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以小博大(2 / 2)
通过和潘瑞的接触,陈明轩意识到潘瑞不仅具有很强烈的掌控欲望,而且他还是一个浪漫情怀主义者。
但是在创业过程中浪漫其实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容易把事情理想化。
陈明轩想了想说道:“25%的股份。”
思考了片刻,这个股份是可以接受的价格,毕竟他们现在需要钱,而且等到时候蛋糕做大之后,他再增发股票稀释陈明轩的股权,公司依旧在自己手中。
“行,看在你刚才提出的建议上我接受你的要求。”
“好的,那么我们已经算是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了对吧?”
“可不可以把项目计划书和资金使用方案拿出来,我们研究一下。”
潘瑞从办公室桌里拿出了两张文件放在茶几上和程明轩看了起来。
不过,这份项目书在陈明轩看来实在太过粗糙了只写了,他们从零六年到零八年的计划,盈利方面也写得非常模糊。
“你究竟想靠什么进行盈利,单纯的广告能够达到一年100,000,000的盈利预期?”陈明轩看到项目书上的内容,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我们当前的盈利主要是依附于千度的广告联盟。”
“那肯定不行。”陈明轩果断在盈利手段上画了个圈,然后补充道。“我希望你们拥有自己的招商团队。”:
从广告联盟赚钱,其实赚的只是差0价,大头还是被千度的广告联盟给抢走了。
潘磊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陈总,你是不知道互联网拉广告有多困难吗?”
“如果困难就不去做的话,你为什么不直接做站群去赚广告费?”陈明轩毫不退让的说道。
他给潘瑞分析了一下广告联盟的收益,他也了解过这方面的内容,广告联盟中,每个点击四,三毛钱的收益,但是重复的IP只计算一次。
也就是说,即便有十万的大学生加入了校园网,他们每个人都会点击广告的话,每天的收益也不过是三万块钱。
这笔钱能不能支撑公司的运营都成问题。
“广告只是一部分,我们是留学咨询公司,如果有学生想通过我们去外国留学,客单价在五万以上。”
“那你可能想得太天真了,学生并不能决定他们是否去留学,最终还是得看他们家长。”陈明轩否决道。
“广告团队的话,你可以放心建设,现在流行的电话营销,互联网营销都可以尝试。”
“你与其把留学咨询团队放在业务当中,不如抽离出来专心拉广告。例如去找一些营养师、程序员、动画建模等培训机构进行合作,按照招生数量给你返现。”
经过陈明轩提醒,潘瑞醒悟过来。
他在做互联网留学咨询服务的时候,客户大部分是家长,极少有学生自己来询问的。
尤其是大学生,处在就业观形成的时候,要向学生贩卖梦想和焦虑才行。
学生的焦虑就是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这一点,培训机构更懂学生的心理。
所以,培训机构和像素科技的合作,会是最好的商业变现手段。
“好。”潘瑞在项目书上写下了陈明轩的建议。
没有想到一个普通的投资人竟然对互联网运营如此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