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阴间四大判官(2 / 2)
陆判在阴间地位极高,是一众阴差们巴结的对象,没有人敢得罪他。
其一呢,是因为阎王、阴差阴官们也有不舒服的时候,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还得人家陆判来诊治。
第二个原因,众鬼们都记得“牛头,马面”的下场,想当初,牛头,马面并不是现在这副模样,也是长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可因为得罪了陆判,在治病的时候,被陆判暗中动了手脚。把牛和马的头硬生生地给换到了两饶身上。变成了“牛头、马面”。
有此前车之鉴,众阴差们对陆判敬如神明,在陆判眼前大气也不敢出了。
这个传的真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陆判官并不是只有虚位,没有职权啊,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最后我们要的是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阴律司:崔珏。
崔珏是驰名地府的头号人物,红袍玉带,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西。
《西游记》记载,此公姓崔名珏,在唐太宗李世民驾下为臣,官拜兹州县令,后升至礼部侍郎,与丞相魏征过从甚密结为至交。生前为官清正,死后当了阎王最亲信的查案判官,主管查案司,赏善罚恶,管人生死,权冠古今,你们看他手握“生死薄”和勾魂笔,只需一勾一点,谁该死谁该活便只在须臾之间。
在一些神话传中,有许多崔珏断案的传,其中以“明断恶虎伤人案”的故事流传最广。
是长子县西南与沁水交界处有一大山,名叫雕黄岭,旧时常有猛兽出没。有一,有一个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他的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珏即刻发牌,差衙役孟宪持符牒上山拘虎。先在山神庙前将符牒诵读后供在神案,随即有一虎从庙后窜出,衔符至宪前,任其用铁链绑缚。恶虎被拘至县衙,珏立刻升堂讯。堂上,珏历数恶虎伤人之罪,恶虎连连点头。最后判决:“啖食人命,罪当不赦。”虎便触阶而死。
当然民间有关崔判官的传中,他因重情而徇私的故事很多,《西游记》里描写得淋漓尽致。
在《西游记》第十、十一回里,他的名字叫崔珏。在《西游记》第十、十一回里叙述了泾河龙王与袁守诚打赌,错行雨布,被唐王李世民的老臣魏征梦斩,泾河龙王要唐王还命,整得唐王日夜不得安宁,最后重病而亡。再他死前,魏征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太宗道:“病势以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征云道:“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丰都判官崔珏。”太宗道:“崔珏是谁?”征云道:“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再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丰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李世民死后来到酆都阴司,崔珏跪拜路旁相迎。
崔珏看了魏征的信,满心欢喜道:“魏人曹前日梦斩老龙一事,臣已早知,甚是夸奖不尽。又蒙他早晚看顾臣的子孙,今日既有书来,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
进了“幽冥地府”接受十殿阎王审查时,十王要看生死簿,审查李世民阳寿是否已终。崔判急转司房,将下王国国王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州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添了两画,才将簿子呈上。十王看后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就这样,崔判官亲自把李世民送还了阳间,让他又枉登了二十年皇位。
究竟是有了崔判官的民间传,吴承恩才写进《西游记》?还是有了《西游记》中崔判的故事,酆都才有了鬼城中的崔判?一句两句是难以清的。但有一点可以明,传阴间判官最正直无私,如此看来的确如此,并非是趋炎附势之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