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小宇宙!(2 / 2)
看看那些蜷缩在微观尺度下其他的维度就知道了,如果小宇宙真的被允许存在于这个宇宙里,那么显然理论上游离在宇宙膜缝隙之间的更高维度不可能一直没有发现过哪怕只有一毫米的维度膜。
就像既然太阳的“燃烧方式”是聚变就可以推论出其他的恒星也是依靠的核聚变进行的一样,如果小宇宙真的具有可行性,那么最为方便的方法不是制造而是捕捉一个。
对于很早就开始维度学和时空结构研究的复合体而言,制造“额外空间”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是如果你造出来的“小宇宙”甚至都装不下一个电子,那么制造它就毫无意义。
这也是复合体原本以为小宇宙不可能的原因——想要在三维时空中制造出一个小宇宙,你就需要将三维时空结构扭曲成近似于更高维度的时空结构,你所想要扭曲的时空尺度越大,那么就越麻烦。
就像画一条一厘米的直线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保证从银河系这头画到另一头都从不弯曲那就完全成了另一码事。甚至考虑到微观尺度的蜷缩维度和复合体想要达到的目标的大小对比,这个比喻甚至小的非常不恰当。
而且这一个麻烦和另一个麻烦相比更是小儿科——那就是达成这一步所需要的能量。
跃迁引擎仅仅只是将目的地和出发地之间“曲折”的空间拉直就需要恒星来提供庞大的能量,而现在所做的可是将这片时空塑造成更高维的结构——就像漫画里的纸片人试着将他所在的那一页漫画纸折成一个纸屋子。
“你知道波江座空洞吗?林升?”
林升当然清楚那是一个什么东西,他有些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你是指?!”
“就是你想的那样。”
宇宙空洞在天文学里指的是纤维状结构之间的空间,空洞与纤维状结构一起是宇宙组成中最大尺度的结构——看看这个宇宙最大尺度的结构就不难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而波江座空洞是宇宙中存在一个直径约为10亿光年的超级“空洞”!要知道银河系的中心厚度也才光年!
“那个空洞理论上不该在那里形成,”马文对此也表示难以置信,“复合体一直有人认为波江座空洞里所有物质被在很短的时间里就用完了。”
“所以考虑到制造它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哪怕在宇宙尺度上复合体也敢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毕竟那样做在宇宙里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了。”马文对复合体的技术非常的自信,不过出于机器人类那一贯的谨慎,他还是补充了一下限制条件,“除非复合体的发展历程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
所以复合体的小宇宙无疑也是一项奇点技术,而且哪怕是现在的复合体,想要搬空一块直径十亿光年地域里的东西也是不可能的!
“宇宙里有高人啊!”小叶子发出了崇拜的惊呼。
所以复合体不愿意离开太阳系不是没有原因的——就像前文说的,奇点技术的发明很大程度上和技术水平关系不大,它更像是一种巧合与捷径。
而复合体有的奇点技术可不少,哪怕对于外部的威胁有着充足的准备,就像波江座空洞很早就出现在宇宙中一样,复合体并不想去试试那些可能的宇宙老牌高级文明的实力。
这也是复合体对“人类”这一标准很早就除去了那些诸如外形或者存在形式的条件的原因——相较于坚持那可悲的肉体原教旨主义所提供的凝聚力共识,多元化带来的好处简直大到离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共同的外形没有好处,对于旧世纪的人们来说,一个统一的共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就像一些把宠物视作家人的人和其他人容易生起矛盾——如果你觉得给自己的狗拴上链子是伤害了自己家人的自由和身体,那么对于其他不认识你“家人”的路人而言,这显然意味着一些麻烦。
(特此声明:作者本人非常喜欢动物,既是猫党也是狗党,对于其他宠物形式也无任何反对意见,同时对于将动物视作情感寄托和家人般的存在没有任何反对意见,此处仅仅是为了方便理解做一个形象的比喻,而不存在任何隐喻。)
好在复合体独特的存在机制避免了这一个问题,甚至对于那些存在,复合体抱有同样地位的尊重——这样的好处就是当第一个升维者出现在太阳系的境内,他就兴致勃勃地和复合体讨论起关于小宇宙新的可能性。
这也是现在林升能坐在这个额外空间里的原因——显然高维存在的生命来搭一个“纸房子”比复合体自己干轻松多了。
听完无足鸟和马文的解释,林升伸手有些惊异地摸了摸阻碍在自己和宇宙之间的玻璃幕墙:“所以我是怎么看到外面的东西的?”
“只需要用上一点‘折纸’的技巧……”
“我们就要到了!”
马文打断了无足鸟对于高维时空学的教授,林升则赶紧将自己背对过去,以此避免看到无足鸟在玻璃幕墙上显示出的公式和视频教程。
“很好!”林升无视了无足鸟那好为人师的倾诉欲望,他像一个海盗船长一样一只脚踩在凳子上,意气风发地下达了指令,“让我们吃掉那颗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