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二章 盛夏的果实(2 / 2)
电话查询高考成绩后不久,接到高中母校电话通知,不出所料,她被洛阳理工学院录取了。
她和王子秋一起从镇上搭公交车到四中领取大学录取通知书。看见身边的同学们兴奋地互相欣赏各自花花绿绿的通知书,讨论上大学后以后怎么再联系,几家欢喜几家愁,她的内心几乎没有丝毫波澜。
她在校门口碰上了曾经默默帮助了她两年的同学朱玉昆,他高分考上了厦大历史系。耀眼的烈日下,他身着一套半新的白衬衣和黑裤子,略微消瘦苍白的脸上挂着平静的笑容。香儿只看了他一眼,便擦肩而过了。这一次,她又失去了亲口道声谢谢的机会。
几位女同学里,王子秋听从她父亲的建议,报了本省QZ市里的华侨大学,高剑兰、高梅花、洪樱等分别被省内的两所师专录取。几个人中,虽然香儿的高考分数最高,但因她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和任性,错失了适合她的本科学校与专业。而当年她们所念的省专与市专虽然档次上有所区别,但是省专与市专的差距很快在高校合并、教育产业化改革洪流中,再也没有优越感,文凭在社会上的地位可谓江河日下。
这是后话。
“哈哈,咱厝终于有大学生喽!”老跃进夫妻接过香儿从学校领回来的录取通知书开心地笑着,像两个如获至宝天真无邪的孩子一般。香儿算是家族中、生产队里的第一位女大学生了。
九十年代,农村家庭出一位大学生不容易,只要能考上不管什么档次的大学,基本上就被认定捧上了铁饭碗,国家分配工作和集资房,工作稳定,收入可观,事业家庭前途无限。
虽然香儿对这个“电风扇决定”的结果颇感不如意,但念及家中经济拮据,好在有一个较好国家级的省专读,学费也不高,便默默接受了这个现实结果。
她的心中一时充满了无法向他人解释的忧伤,因为从小鞭策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阿嫲,在她高考的第二日悄然逝世。阿嫲清苦了一辈子,弥留之际连孙女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更没来得及亲眼见一见、亲手摸一摸那张三代人梦寐以求的大学通知书。
香儿内心藏着这个深深的遗憾,好长一段时间不能从懊悔悲伤的情绪中走出。
那天黄昏,香儿悄悄地站在祖父母牌位前,将通知书的信息内容默念给他们听,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念着念着,无声的泪水滚落了下来。再过一个多月,她即将独自背上行囊如愿远离故土,赴黄河边上的古都洛阳求学。她的心中即有高飞的窃喜,又有离别的忧伤。
香儿打电话告诉杨丽芳、马常青他们她将要去洛阳求学的信息。身在香港参加演出活动的杨丽芳在电话那头匆匆祝福完她,说节目档期紧不能回来饯行了,便匆匆挂掉电话。郑山炮、马常青他们已于上一年分别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暑期做兼职的做兼职,追女友的追女友,也都忙得不亦乐乎。昔日的好友之间终究因为时空的原因,距离拉得越来越长。
“人与人之间生活的轨迹,真的好像一条条直线。有时候是永远不会交集的平行线,就像我和洪樱、朱玉昆;有的时候有交叉点,却又各自分散开,越走越远,就像我和杨丽芳、马常青他们……未来,我将会有怎样的浮沉呢?”
深夜,月光冷冷地透过天窗泻入屋子,一切仿佛浸在水乳中一般。墙根下虫声唧唧,荔林里猫鸮长号。窗下,阿嫲种的茉莉花正在月色里寂寞地绽放,阵阵清香飘进屋子,弥漫在香儿孤寂的身上。
次日,一个重磅消息传遍荔园:一夜之间,生产队牛棚里的十几头老黄牛被全部盗走。
一切都在悄然改变。